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前景 >> 正文 >> 正文

合肥老人上学故事多学知识交朋友乐生活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3/2/22

最近,我省中小学陆续开学。同时开学的还有一群老人。他们是老年大学的忠实拥趸。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老年大学学员队伍迅速扩张,上老年大学成为老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经历了一个寒假,上学期学的内容还记得吗?退休后再回课堂,老人关心的是学习知识,还是有其他诉求?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近几位老人,倾听他们上老年大学的故事。

学员故事

上课两年来,感觉自己40岁

(张以琴,65岁,京剧专业2年)

合肥天鹅湖社区老年大学京剧班招生两年,张阿姨也学习了两年,从没有基础到学习声乐,到现在挑战更高难度的京剧。“我本来对京剧一窍不通。是老师的魅力感染了我,让我有兴趣去学习。”在张阿姨看来,老师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老师不好,他们学着也没有意思。

老年大学开学,老人积极报名。

老人学习和接受能力比不上年轻人,这需要老师在耐心和毅力上下功夫。张阿姨说,他们老师力求完美,一个音能教一天。学员理解能力是有差别的,老师会把每个人都教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一到上课的时候就很高兴,学得越来越有劲。”

张阿姨说,她在老年大学最开心的时刻,是期末汇报演出。他们期末汇报演出得到高度评价,被社区推荐到大剧院表演京剧《贵妃醉酒》。“今年1月29日表演的,都快过年了,老师带我们加紧练习。这是对我们学习的肯定,也是老师辛勤付出的成果。”

谈到退休后又回课堂,张阿姨感到很满足。“学习了两年,感觉自己现在只有40岁,真的是越活越年轻!”

外孙最支持,经常互动学习

(李浩芝,61岁,葫芦丝专业3年)

在老年大学学习葫芦丝三年,李阿姨可以完整熟练地吹出一支曲子。因家中事情比较多,她只能挤时间去学校学习。“参加这些活动,每天的时间要安排合理妥当。”李阿姨说。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李阿姨吹得最熟练的曲子。“一开始去学一些基本乐理知识,然后学吹葫芦丝的手势啊,气息啊。这些对我们老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每天都要练习。”李阿姨说,在家里,外孙最支持她来学习。“每次我学习完,外孙就让我吹给他听。他在学校学尤克里里,回家后我们俩相互学习。”

对于三年来的学习经历,李阿姨表示:“有时间还是学一学好。我没学习之前就是一个干活的家庭主妇,现在精神面貌不一样了,老年大学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学习氛围好,常舍不得下课

(张晓芳,60岁,声乐专业1年半)

张阿姨是方兴社区老年大学一名声乐专业学生,学习已有1年半时间。“我们平时上课先练发声和开嗓,然后在唱歌过程中穿插学习乐理知识。”张阿姨介绍,她们一次课9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别看我们是老年人,上课从来不讲小话,经常舍不得下课,要求老师接着上。”

短短三个学期,声乐班已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88人。“因为有负责任的老师和社区全力支持,我们老年大学才能发展这么好。去年我们参加两个活动,一个是包河区第四届退离休职工汇报演出,一个是在康园群众大舞台社区表演。这也算是我们学习成果的一个体现吧。”张阿姨高兴地说。

在她看来,老年大学的学员已不仅仅是单纯学习,而是通过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找到更多知己好友,扩大退休后的生活圈,改变老人养老方式。毕竟,老人的生活不仅是做家务和照顾孙辈,也要吸收知识,见更多世面。这样晚年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到合肥半年,重新找到归属

(周建国,63岁,武术、合唱专业)

去年十月,周大爷从蚌埠老家搬来合肥与儿子住。面对新的环境,周大爷感到有些孤单,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归属”——去老年大学上课。

前两天,记者见到周大爷时,他刚刚晨练完,穿着一身练武的衣服,精神矍铄。“冬天早上练得迟一点,7点左右出门,夏天5点出门。”周大爷说,他9岁开始练武术,在蚌埠老家时就在文化馆里教武术。

看到老年大学有武术班,周大爷加入了武术班晨练大队。因为有基础,当别的同学不会时,周大爷总是热心地上前指导,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周大爷笑着说:“老年大学很好,大家在一起玩乐,也不寂寞。这也是个平台,让我交到了更多朋友。”与此同时,周大爷还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合唱班,学习唱歌。周大爷很期待这学期学习,想多学一些唱歌技巧,“这对老年人的气息也有好处”。

周大爷觉得社区老年大学给他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一种家的归属。

当两年班长,社交圈更大了

(戴照凤,62岁,声乐专业2年)

年轻时性格外向,到老了依然如此,戴阿姨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不仅是方兴社区老年大学声乐班班长,也是芜湖路省老年大学的班长。50岁退休后闲不住,她二次创业又工作了十年。两年前,戴阿姨终于休息下来。“看到老年大学招生,立马报名了。”戴阿姨说。

学声乐的戴阿姨起初是一个“音盲”,无法分辨曲子间旋律的差别,更别提唱歌发声。“虽然老年大学办学初衷是为了广大退休老人不孤独不寂寞,但我这两年真的学有所获,比如我学会了丹田发声。”

当了两年班长,戴阿姨感触很多,也认识了很多老年朋友,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学、老有所获。”戴阿姨说,过年时,书法班的同学会给大家写春联,大家都很开心。“我们这里的老人们学好了,就和别的社区联手,有兴趣、想学的我们都一起。”

不论退休前在单位有什么样的职务,退休后大家都要回归生活。“老人乐了,家庭就乐。家庭乐了,社会正能量就起来了。”

数据

去年底,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老年大学学员队伍正迅速扩张。3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从当初的所,发展到6.2万多所;学员从12万人,发展到万人;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老人达到多万。

社区态度

让老年大学成老人的家

合肥蜀山区天鹅湖社区负责人卢青介绍,社区老年大学最初因硬件设施有限,只开设4个教学科目,分别是黄梅戏、太极、绘画和书法。经过8年建设和完善,如今已发展到17个班级,包含12门课程。

卢青说,现在很多老人缺乏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可能时刻有子女陪伴左右,老年大学实际上是给了老人一个精神依托:练练字、跳跳舞,有老师教,还有同龄人说说话,日子没那么孤单。同学相处时间长了,有了深厚的感情,学习过程会成为难忘的回忆,这也是天鹅湖社区开办老年大学的初衷。“很多老人报过名,基本会把老年大学当作家,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现在谁身体不好,家里有事,大家都嘘寒问暖。实现了文化养老、老有所乐。”

至于以后的发展,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逐步成立班委会,建立校委会,每学期对优秀学员、班干、教师进行表彰,实现班级自我管理。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陈出新,与市、区老年大学接轨,增设一些更具有代表性、备受广大学员推崇、紧跟现代步伐的新课程。

学校观点

总结经验推出更多课程

年3月,合肥包河区方兴社区老年大学纯公益性质的识字班正式开课。校方希望老人们通过认字,发现认识一个新的世界。识字班学员通过一年学习,表现出超乎想象的潜质。他们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不仅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67岁的孙荷莲老人,是社区老年大学识字班和读书会的学员,之前一字不识。去年来到读书会,她特别珍惜学习机会,非常用功,田字格写字本和读书会发的《朱子家训》随身携带。她现在不仅能独立诵读《朱子家训》,还认识马路两旁许多广告牌上的字。老人说,现在儿子和孙子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方兴社区老年大学负责人刘瑶告诉记者,社区下一步将重点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研讨,研究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回迁居民较多的特点出发,及时思考解决问题,总结老年大学发展中的经验,推出更多优质课程。

苏蕾艳刘亚萍於新东吴赛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