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渠道增门路促就业
武定县猫街镇仓房村村民罗晓华精雕木龙。
为破解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总体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低、工作不稳定等问题,近年来,云南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总体目标,完善落实残疾人就业扶贫政策,精准施策,通过开设阳光扶贫车间、传承非遗技能促就业、打造“助盲品牌”等模式,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阳光车间”让他们找回自信
家住泸西县麻子哨村的李先生因下肢高位截瘫,之前一直靠低保维持生计。“年,我参加了残联组织的棒球缝制技术培训班后,被阳光车间录取。”他说,现在自己每天能缝制40多个棒球,每月有多元收入。
“在这里,残疾人职工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自尊和自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牛街铺阳光扶贫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陈敏说,阳光扶贫车间通过泸西县残联协调资金建设,主要安置当地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在阳光车间工作的员工,只要学会手工编织技术就能顺利上岗,在车间里,他们与其他员工同吃同住,获得同样的报酬。
据介绍,目前泸西县阳光扶贫手工编制场已经安置10多名残疾人就业。为了让更多残疾人不出家门实现就业,阳光扶贫手工编制场定期开展缝制技术培训班,对来自各乡镇的残疾人集中培训,经过培训的残疾人可以带着器械和原料回家缝制,手工编制场按照每球1元的价格回收棒球成品,熟练技工每人每天最多能缝制棒球70个,月收入可达余元。
匠心传非遗助力实现“增收梦”
云南省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形式,以非遗人才培训、非遗衍生品开发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非遗+就业+扶贫”的残疾人就业脱贫新路子。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七彩彝州绣厂就是探索“非遗+就业+扶贫”的样本。在县残联支持下,该厂已创建为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该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兰英的带领下,大力开展刺绣技艺培训和设计、制作、产销、展示为一体的经营服务,积极扶贫助残,带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助力残疾人实现“增收梦”“就业梦”。
谢女士是南华县马街镇官山村委会羊街村民小组村民,肢体四级残疾,一家3口原本在乡下老家靠种植包谷、烤烟来维持生活,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年,她来到七彩彝州绣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学习刺绣技艺,经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如今她已是基地里的高级技能绣娘,月收入达多元。
据省残联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多个州市结合各自实际,为残疾人就业搭起平台。楚雄州结合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万名绣娘培训计划”,建立了10多家残疾人彝绣专业合作社,当地残疾人妇女报名就能免费参加培训,接受专业指导。培训合格后,多名残疾人绣娘直接参与订单制作,每人月均增收元以上。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陶艺创业模式开展培训,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约多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了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残疾人”的木雕技术传承培训就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开展了玉雕、葫芦丝制作传承培训就业;丽江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临沧市等少数民族刺绣、竹编传承培训就业;昆明市则开展了乌铜走银、剪纸培训就业,有效带动了残疾人就业。
“助盲脱贫”助盲人精准就业
今年43岁的张先生是文山州丘北县的一名盲人,家住农村。之前,他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但仅能维持生活。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他接受盲人按摩培训后,与朋友合伙在县城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生意不错,还聘请了一名盲人按摩师。
张先生生活的改善,得益于云南省的“助盲脱贫”行动。近年来,云南省在组织实施“助盲脱贫”行动中,共计培训扶持贫困盲人示范带头人0人,扶持建设家盲人规范化按摩店。
目前,全省共有家盲人保健按摩机构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其中“助盲脱贫”行动规范化形象店30家,共组织各类盲人按摩培训人次,扶持建设8家盲人医疗按摩诊所。为突出“助盲脱贫”品牌形象,省残联专门设计并注册了“善境堂”和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LOGO,通过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门头设计、统一标识、统一服装床单被单和管理制度等,提升盲人按摩店企业形象。据统计,视力残疾人通过盲人按摩初级基础培训,就业率达到81%,盲人按摩师平均收入达到3元以上。(记者王怡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