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前景 >> 正文 >> 正文

3个方法解决葫芦丝音准问题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2/6/15

器乐演奏有三个要素:一个是音准,一个是节奏,一个是旋律。

音准是这三大要素之首,是最重要的。音准是体现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展示演奏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葫芦丝的演奏中,尤其是初学者,经常会遇到音准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乐器本身的问题。有的乐器虽然本身的音阶关系是比较好的,但是跟伴奏一配合,比伴奏高或者比伴奏低,大家听着非常不舒服,这就是整体的音准出现了偏差。

另一种情况,是个别的音不准,尤其是筒音“5”最明显。有的筒音“5”明显偏高,或明显偏低。还有的中音“4”不准,或者低音“7”不准。

还有的是上把位和下把位的音阶关系不对,上把位偏低,下把位偏高,或者相反。

也有的低音“3”(在演奏中经常用到的咕音),偏高或偏低,甚至有的声音太暗,不明亮,吹出这个音来好像是空拍一样。

再有就是主音管和副音管的音不一致。比如主管吹“3”,副管也发“3”的声音,这两个音同时出现的时候,如果一致,出一个声音;如果两个音不一致,出现两个声音,颤抖的特别明显就不好听了。

第二方面,是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北方冬季气温低,家里有暖气,原来音准挺好,但是拿到外面一吹,由于气温低很多,整体的音就会低下来。南方也有这种情况,天冷家里没有暖气,开始吹音就不准,一个曲子吹到一半以后,葫芦丝的温度升上来了,逐渐地音准就好一些了。这说明受气温的影响。湿度同样对葫芦丝的音准和音色有影响。云南一年四季温差不大,山林环境比较湿润,葫芦丝的音高和音色变化不大,但拿到北方演奏就会感到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干燥的空气有时会使葫芦和竹管开裂。

第三方面,是演奏者本身音准把握的不太好,更多的出现在初学者身上。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吹奏时用力过大或用力过小,初学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用力过大,整体音都偏低,甚至吹“1”、“7”时出现沙音。或者吹“4”、“5”、“6”时吹不响了,这是用力过大的缘故。有的用力过小,吹每个音都出现咕音。音量过大、过小都会影响音准,尤其对筒音影响更明显。

有的人上麦演奏,一开始把耳机捂在耳朵上,听不见自己葫芦丝的声音了,或者听到的声音很小,他就用力吹,一用力音就偏低了。

二是初学者容易手指按不严音孔,把音吹虚了。我的口诀有这么几句:“指放平,勿高抬,孔按实,松则快”。“指放平”,手指要放平,用指肚按孔,指肚的面积大一些,能够把音孔按严实。“勿抬高”,手指不要抬的太高,手指抬的太高了回来时就找不到孔位了。“孔按实”,把音孔按严实了,但不要过于用力,过于用力就紧张了。“松则快”,就是要放松,放松了速度才能快。另外也有的人手指抬得又过低,阻碍了气息的通畅。一般运指离音孔1–3公分就可以。我还有一句口诀:“初学用指肚,提高加指尖”。

初学的时候用指肚按音孔是为了按严,当你提高了,需要用指尖按半音,按半音用指肚就很难,就要用指尖。再者就是有的人演奏半音的指法掌握的不对,以为按半孔就是半音,结果按了半孔音还是不准。其实用指尖按半孔,不是正好半孔,有的需要按多半孔,有的需要按少半孔。我下面还要讲到。

另外,有个别的初学者在吹中音“3”时,不是将第一至第五个指孔全打开,而是按住了第四孔,这样“3”就变低了。上面讲的是音不准的三方面情况:一是乐器的问题;二是气温的影响;三是自己演奏中把握的问题。鉴于以上情况,设想让每支葫芦丝都达到国际标准音高a1=赫兹,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必须力争做到葫芦丝自身的音阶关系没有明显偏差,与伴奏光盘的音高一致,与伴奏乐器一致,在群体演奏中与其他葫芦丝音调一致,让人们听着和谐、悦耳,贴近乐曲风格和音律要求就可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