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民间簧管乐器,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创新、发展,葫芦丝演奏技巧不断发展,成为中国民族器乐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曲靖,有一位二十年来一直专注于葫芦丝艺术的演奏家,她多次受邀赴加拿大、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意大利、韩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演出交流,她将葫芦丝带出国门走向世界。近两年来,她来到大山里的农村学校,带领孩子们走进艺术殿堂、感受艺术魅力,通过葫芦丝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兴趣,让他们零距离被艺术滋养。在脱贫攻坚浪潮中,她用艺术扶贫的方式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她就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常务理事、云南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会葫芦丝巴乌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陈梅。
■葫芦丝在维也纳音乐厅吹响
十年前,也就是年的5月,一场大型葫芦丝、巴乌音乐会在曲靖上演,一千个演员在台上齐奏葫芦丝,将葫芦丝名曲《婚誓》《康定情歌》《金孔雀轻轻跳》演绎得震撼人心。当时,中国著名一级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周成龙老师说:“这样大规模的葫芦丝演奏会,我在中国是首次看到,曲靖的艺术家能将葫芦丝发扬光大到这个程度,非常不错,非常难得!”
葫芦丝演奏家陈梅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十年来,陈梅不忘初心,将民族乐器葫芦丝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年至年,应邀请,陈梅连续五次在祖国宝岛台湾举办葫芦丝、巴乌专场音乐会,并登上台北最高音乐殿堂——台北音乐厅,这是台湾地区规格最高、最专业的音乐演奏厅。当葫芦丝乐曲《古歌》《山歌仔》响彻大厅时,台湾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在空灵而美妙的音乐声中。
年,受加拿大联邦政府邀请,陈梅应邀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加拿大亚裔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并在当地举办葫芦丝、巴乌艺术讲座及文化交流活动。陈梅深情演绎葫芦丝经典曲目,将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展现在加拿大的专业舞台上,受到当地民族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些曾经接触过葫芦丝的加拿大华人观众在欣赏完音乐会的完美演绎后,感叹道:“葫芦丝竟然能在大型乐队的现场伴奏下,以音乐会主角的身份登上加拿大的专业艺术舞台,真是让人耳目—新,让人对葫芦丝这种乐器刮目相看!”
陈梅与加拿大专业乐队“庇诗中乐团”排练合作,69岁的乐团团长黎焯明被这种独特的乐器所吸引,他希望将葫芦丝留下,今后可在乐团发挥作用。吹排箫的黑人艺术家也被陈梅的深情演绎所打动,在一场音乐会结束后,他专门跑到后台找陈梅合影留念。演出期间,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等人专程看望了从中国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对演出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加拿大城市电视台、新时代电视台、世界日报、温哥华周报等媒体对演出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有两位热心观众说:“葫芦丝的声音犹如天籁,初次听便觉得它魅力无穷,让人置身其中不忍出来。在本次文化节上,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葫芦丝。”
年8月,应奥地利国际音乐家协会的邀请,陈梅到维也纳、捷克、匈牙利3国交流演出。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宫音乐厅内,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葫芦丝被吹响,带给欧洲观众难以言说的东方神韵之美。当最后一个音符回响在维也纳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淹没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时,在国际舞台上,葫芦丝以其宛转悠扬的乐音征服了观众,云南民族文化和葫芦丝艺术被推到了更高更广的艺术殿堂。
年12月,陈梅随云南代表团赴意大利米兰参加“AF第22届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及文化艺术交流展演”活动,再次让葫芦丝艺术绽放欧洲。该活动是一个集中展示各国及地区手工制作、旅游及文化艺术展演的平台,已拥有21年的历史,是各国及地区相互交流艺术文化的舞台。在米兰中国文化中心,陈梅向多名华人青少年介绍了云南民族乐器葫芦丝,现场演奏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名曲,还将特意带去的几十把葫芦丝分给他们,并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教他们吹奏,让他们对祖国的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梅说:“我从小就喜欢音乐,音乐将伴我一生,葫芦丝将伴我一生,我的一生也将为传播葫芦丝艺术而努力奋斗,我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聆听到这优美的民族音乐。”
■用音乐滋养大山里的娃娃
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葫芦丝悠扬的声音,这个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在世界民族音乐爱好者沉醉于“东方萨克斯”独有韵味的同时,陈梅将目光聚焦在了云南的大山深处——让音乐走近农村的孩子。
年,陈梅来到沾益区大坡乡土桥小学,为孩子们捐赠了60支葫芦丝、60本教材,总价值余元。土桥小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仅限于唱几首歌。
为了让这些孩子更多地了解外界,同时让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陈梅每周都会和她培养出的葫芦丝教师一道,专程自驾车从麒麟区来到沾益大坡土桥小学,为这些孩子上一次葫芦丝公益课程,至今已持续两年。
还记得捐赠葫芦丝当天,孩子们都是头一次接触,他们满脸的好奇,在手上不停地摆弄着葫芦丝。捐赠仪式结束后,陈梅和几位葫芦丝教师为孩子们带去了精彩的葫芦丝表演,还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孩子们既兴奋又高兴,立即对葫芦丝产生了兴趣。
陈梅说,葫芦丝演奏是情感的交流,吹好葫芦丝不仅仅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还能为人们带去欢乐和艺术享受,更是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在为土桥小学学生上公益课程的过程中,陈梅发现这些孩子太渴望艺术了,每次上课时,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发着亮光,让陈梅心里燃起激情澎湃的火焰。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葫芦丝,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让艺术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一周一次公益课,已坚持两年,在近70次葫芦丝音乐课的熏陶中,孩子们慢慢发生着变化。有一位姓李的小姑娘,一开始接触时,陈梅发现她非常腼腆内向,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上课时经常低着头,没学会也不敢主动提问。每次课上,陈梅都会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