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社区之家”建设,提升服务品质,扩大社区服务多元化供给,推动一批社区单位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共享,打造新时代具有首都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截至年12月底,32个“社区之家”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全部完成,全市累计创建“社区之家”个。
居民在大栅栏街道社区之家周末书场舞台
体验国粹京剧道具
社会单位开放场地
居民活动“高规格”
说起社区活动场地,石景山区八角街道时代花园社区居民霍萍用“艰苦”一词来形容:空间有限,4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次活动只能有二三十人参加;条件简陋,地下室又潮又湿,夏天霉味很重,下雨时还漏雨。
居民所说的问题客观存在着。时代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艾荣介绍,社区现有居民活动场所三处,均设在地下室,空间小、隔断多,没有排风系统,无论是社区还是居民,开展活动都是“小范围”。
时代花园社区居民活动场所不足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有了很大改观,这得益于“社区之家”规范化建设。年4月,紧邻时代花园社区的石景山区社区学院与社区联合举办“社区之家”共建项目。学校的图书馆、教室、多功能厅等9个共享场地,分时段或按社区活动安排不定期向居民开放。
“嘿,我们也是有活动场地的人了。”有了“社区之家”,霍萍深感不一样:“百八十位居民能坐在一起,这在以前从未有过。就说社区组织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活动那次,我们用了学院的多功能厅,体验了什么是‘高规格’,有舞台、音乐、电子屏,真是太棒了!”
除了提供场地,石景山区社区学院还为居民提供党史学习教育线上课程。线上打卡、听课学习、分享体会、参与知识竞赛,社区老党员们直呼“过瘾”“跟上了时代”。在管理上,石景山区社区学院根据共建内容和场地特点制定场地使用须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
“社区之家”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魏朝阳介绍,全市引导、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履行社会责任,有序向周边居民开放文化、体育、食堂等内部服务资源,提供便民服务,满足居民需求,缓解社区治理难题。
无独有偶,作为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社区之家”,三庆园为地区居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三庆园是老北京最早的戏园之一,踏门而入,文化、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穿过一段展示中国京剧文化和三庆园发展历史的狭长通道来到天井,抬头可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题写的“三庆戏院”四个大字,乘坐电梯上三楼,就是“社区之家”。目前,三庆园评书剧场、文娱活动室两个区域向地区居民开放。“社区之家固定每周5个半天,供居民开展活动使用,除了社区居民,大栅栏街道的大型活动也在这里开展。同时,我们也在每年的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举办不同形式种类的文艺演出,丰富地区居民生活。”北京三庆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宁亚介绍。
创新“服务”供给方式
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作为市级“社区之家”规范化示范点,昌平区龙泽苑社区“社区之家”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多维度服务居民,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65岁的薛冬青作为社区乒乓球教练,之前一直为找场地而发愁,现在,社区活动多得不知道选哪个。“除了乒乓球,还有台球、民乐、管乐、京剧、评剧、古筝、葫芦丝等活动,想学的挺多的。”薛冬青说,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活动都按下“暂停键”,但有这么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大大提高。
龙泽苑社区“社区之家”位于1号楼地下室,是昌平区人防局建设的社区人防宣传教育基地暨党群活动中心。该活动中心使用面积平方米,共有图书室、计算机房、乒乓球室、台球室、器械健身室、声乐训练室、多功能教室等12个活动用房,供社区居民健身、娱乐、读书、学习使用。
“为社区者,不慢其民。”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介绍,一年来,社区以“社区之家”为平台,扩展“服务”或“开放资源”的内涵,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多层次、多维度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满足居民多样性需求。
年,龙泽苑社区积极协调社会单位,链接社区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携手青年汇为社区青少年开展各种各样的专业社会工作项目;协调龙华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不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义诊、签约家庭医生等医疗保健服务;引入北京逆火传媒有限公司向社区居民提供消防安全宣传和技巧培训等。
这样的“社区之家”示范点昌平区有3个。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平区将“社区之家”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列为年区政府实事重点工作。为加大保障力度,市、区还给“社区之家”示范点拨付一定创建资金,用于补助共建激励、更新设施设备、维修维护以及开展项目运作、宣传发动等。
龙泽苑社区“社区之家”只是本市“社区之家”建设的一个缩影。
持续深耕
打造首都特色社区服务品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