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中考综合排名出来后,整个县城都沸腾了雷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4/10/6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年成为夏津县政协委员后,我进一步加强学习,并担负起更重的责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凝练完善了“根雕教育”育人理念。因材施教、因材施课,我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又工作于乡村。在乡村教育的百花园里耕耘了24个春秋,我对乡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我深知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的不易,深知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徐庆福委员(中):山东省夏津县政协委员,山东省夏津县实验小学校长

预言的背后,是求索与付出

我叫徐庆福,是山东省夏津县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员。一直以来,我立志要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年8月,我临危受命担任夏津县雷集镇学区主任兼雷集镇中学校长。雷集镇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也是当时全县教学质量最差的,多项工作都处于“泥潭”之中,是所有干部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面对“落后”,我没有退缩,我下定决心,“最偏远的乡村我也要做出最好的教育!”

我和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把乡村学校遇到的难题,都当成宝贵的课题来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意识到,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反复探索后,我们创立了项目式名师培养模式,从激发教师内驱力入手,成立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与研究”“问题导学+小组捆绑式管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乡村学校人工智能编程STEM开发与实施”等11个研究方向,教师自愿参加项目以后,要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等。渐渐地,老师们找到了职业成就感,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年6月,我们迎来了改革后的第一次中考。考前,我和老教学副校长倪老师打趣说,我有一种预感:“今年我们能考第一!”他呵呵笑着说:“不可能,我们学校从来没有考过那样的成绩,只要我们脱离全县后三位,就已经很不错了。”

7月份全县中考综合排名出来了,我的预言应验了!此次中考,我们从以前的全县倒数第一,涅槃重生获得了全县乡镇正数第一的好成绩,九门学科六门第一,并获得五项市级教学成果奖。整个小县城都沸腾了:“雷集怎么了?”

我是真的会“预言”吗?不是!

你没有看见年近60岁的老教师站在初三的讲台,当着班主任仍旧精神饱满、慷慨激昂讲课的样子;你没有看见晚上老师带着孩子在办公室给学生补课的背影;你没有看见为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我们一点一点磨课所付出的一切。知道成绩的那一刻,初三团队相拥而泣,我们取得了第一场重大胜利!

年,我担任双庙镇中心小学校长时,正值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经费紧张,为打造校园文化,我就将村里即将砍伐的大树以木材的价格买下来,移植到我们学校,造就了学校的“大树文化”;看到废弃的群众广场有几块大石头,我就雇吊车把它们运到学校,打磨冲洗出来,给它们起了“师爱”“恩”“书山”“萌”等富有意义的名字,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学校“石头文化”;我搜集了全县有名的历史名景,请人全部绘制在校园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校园“风景文化”。

一时间,我们学校成了全市的亮点样板学校,一星期内来我们学校参观交流学习的人员突破,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校,成了夏津县一颗亮丽的“小明珠”。就是从那时起,“爱捡破烂的抠门校长”名号不胫而走。

掌灯乡村,助农村娃全面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年成为夏津县政协委员后,我进一步加强学习,并担负起更重的责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凝练完善了“根雕教育”育人理念。因材施教、因材施课,我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年4月,县政协组织开展了打造乡村高效课堂的专项调研,并在雷集镇中学开展座谈,我介绍了“走教”+“走班”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了促进乡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全力开展艺体教育,而艺体教育要想开展,师资是关键。没有老师怎么办?我们就内部挖。挖了不够怎么办?我们就聘。聘了钱不够怎么办?我们几个穷学校就一起聘,然后让艺体教师服务于多所学校,轮流教学,“逼”出了“走教”模式。

老师有了,但孩子们还是不高兴、不喜欢。因为课程资源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怎么办?我们又打破班级界限,实施艺体教育“走班”制教学模式。自此,艺体教育“双走”模式成功诞生,我们称之为“逼”出来的改革。

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艺体教育的建议》,得到县教体局的认可和支持。艺体教育“双走”模式,不但成功解决了偏远乡村学校无法开展好艺体教育的难题,且成效非常明显,为全县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时任市教体局局长张书鹏专门做了批示:“艺体教育‘双走’做法,回应了群众需求,抓住了乡村教育的痛点、短板,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将此文印发各县(市、区)局、各乡镇学区加以推广。”今年,我又加强调研,提交了《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投入和水平的建议》等四件社情民意,均被县政协采用。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走进艺体课堂,发现学习葫芦丝的学生特别多,学习萨克斯管的只有两个。我问学生,是不喜欢吗?学生摇摇头。我说,喜欢的举手,结果有40多个孩子举起了手。

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家长舍不得买。

这件事像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农村家庭的孩子确实难啊!孩子买不起怎么办?那我就去“讨”——找我们县文化馆“讨”,找爱心人士“讨”,找社会企业“讨”。因此,我又被趣称为“讨”校长。

我发动了“献一件乐器,圆农村孩子艺术梦想”的爱心捐赠活动,活动得到了省派第一书记、县政协以及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他们被我的真诚和做好教育的情怀深深打动,没出一个月,第一批价值4万余元的萨克斯就送到了学校,孩子们高兴坏了。这批孩子也非常争气,不负众望,在省市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农村孩子圆了艺术梦,也走上了大舞台。目前,我们成功开设了萨克斯、巴乌、陶笛、二胡、乒乓球、篮球、泥陶、美术、剪纸等30余项艺体课程,全镇多名学生受益。

近年来,我们的创新故事也多次被媒体报道,经验被推广至全国各地。年艺体教育“双走”模式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学校荣获首批“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

我没有想过获奖和荣誉,想的是如何解决乡村学校发展遇到的难题,想的是如何让这帮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但拿到获奖证书的那一刻,我还是激动得像个孩子,流下了热泪,我对团队说:“这是雷集镇的孩子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教育是“以心暖心”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坚信“以爱育爱”的神奇力量。做教育,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有做好教育的情怀,就一定会生出无限的教育创新智慧!

来源:《人民政协报》(年10月10日第08版)口述:徐庆福整理:周冰版面编辑:张园新媒体编辑:黄喆审核:周佳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