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步入洱海之源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论你漫步于茈碧湖畔,或是进入炼铁乡高山绿林、深箐溪边和白族农家小院,都会时不时听到阵阵雄壮有力,高亢嘹亮,委婉动人的白族唢呐声,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似百鸟争鸣,十分吸引人。
在洱源,唢呐是婚丧嫁娶、社火集会、农事活动、文艺汇演等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喜事白事,都要请上一伙唢呐师傅吹打助兴。一曲唢呐吹奏起来,地动山摇,峡谷回音,吹得劲足气壮,听得人们荡气回肠,增添了几分热闹。
唢呐是洱源白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乐器,早在明末清初,古老的“吹吹腔”戏就在洱源山山岭岭、村村寨寨盛行了起来,白族人们逢年过节都要搭台唱戏,以唢呐为主的吹打艺人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后来,茈碧湖镇松鹤村有个叫毛凤银的唢呐师傅技艺最精,他带领的徒弟吹奏唢呐技超群芳,音乐纯正,韵味浓郁,调门齐全,堪称民间唢呐大师。再后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保护民族民间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唢呐在民族文艺吹打乐中地位越来越高。后来炼铁乡北邑村大叶坪的不少青年纷纷前往松鹤村学艺,在师傅们的认真培养下,青年们刻苦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培养出一支德才兼备的唢呐队伍。白族唢呐队在大叶坪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农村婚丧事的主力军,加之精湛的演奏技巧,十里八乡都邀请他们来演奏。
唢呐白族话叫“第呆”,其历史悠久,无文字记载,从白族戏曲“吹吹腔”的历史来看,洱源白族唢呐已达多年。演奏方法十分讲究运气,民间多用鼓腮换气法,以便于长时间的连续演奏。与竖笛和葫芦丝的构造相仿,但喇叭的吹口是外置的,随时可以更换,不同于竖笛和葫芦丝的内置结构,且吹口扁而平,与西洋乐器中的双簧管的吹口比较相似。乐曲的特点是音域宽广,较多出现四度以上的跳进音程,十度至十二度以上的跳进音程亦常见。延长音多加装饰性颤音,当乐曲进入高音区后常用“超吹法”吹奏,形成高亢热烈的情绪。乐曲使用调式以徵调式、羽调式居多,商调式、角调式次之。其乐曲结构有上下乐句构成乐段,有单乐句反复构成的乐段,亦有4个乐句构成的乐段。这些乐段根据需要反复演奏。乐曲的发展以变奏手法用得较多,重复中有变化,使乐曲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往往唢呐和打击乐配合得十分默契,加强了节奏,渲染了热烈的气氛。
洱源白族具有本主崇拜、敬天地、祭祖等宗教信仰,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比如说,春节期间的耍龙狮、迎送本主、“闹春王正月”等活动,四月“绕三灵”,五月“栽秧会”,六月“火把节”“耍海会”,七月的“海灯会”以及各地不同时间的“本主会”等活动。这些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动,有祭祀的礼仪,有歌有舞有戏,伴之以高亢热烈的白族唢呐调,热闹异常。此外,白族农家结婚、建房、送葬礼仪等红白喜事更是离不开唢呐乐,甚至白族唢呐还参加各级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有时还为乡村文艺队伴奏。
洱源县境内有很多优秀的唢呐艺人,其中茈碧湖镇松鹤村和炼铁乡北邑村大叶坪唢呐队最为强大,他们经常合作交流,走村串寨,在长期的唢呐演奏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并通过他们不断地传承和再创作,丰富和发展了唢呐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唢呐爱好者越来越多,演奏技巧亦有新的突破,演奏范围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民俗活动的范围。唢呐在新的大型节日庆祝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常出现在大舞台上,演奏队伍规模之大,令人耳目一新。尤其白族传统唢呐板凳戏光碟,加上吹奏师傅气足音满,指法纯熟,将传统的唢呐曲目演奏得更加丰富多彩,高亢激昂,热烈奔放的音乐特色,它那丰富的表现力,悦耳动听。那欢快的调子使人心花怒放。激昂婉转的音色使人精神振奋,充满力量和信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聪明的白族人民,不断研究唢呐的曲艺,使唢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和统一曲牌。唢呐乐可分为民俗和戏曲两大类。民俗类指应用于各种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社火集会等场合的曲牌。戏曲类则专指白族“吹吹腔”戏中使用的声腔过门和各种间奏吹打拍子。唢呐曲牌有的作为独奏曲出现,有的供舞台或广场演出用,而大量的则用于民间喜庆婚丧等活动。栽秧农事常用的唢呐曲牌有栽秧调、蜜蜂过河,舞台演出常用曲牌有龙上天、栽秧调、高腔、一字腔,节日喜庆常用耍龙调、耍马调,而迎亲调、送客调、一杯酒、美女梳妆、拜堂等曲牌则用于结婚时配合迎客、送客、接新娘、敬酒、拜堂等婚礼活动,丧事常用哑子哭娘、离别歌等曲牌,它那低沉悲伤的旋律,使人心情忧郁,哀思绵绵,深切地寄托着人们对死者的怀念。白族唢呐曲牌达多首,而且还可以用唢呐来演奏现代歌曲,其风格各异,有的高亢清越,有的深沉凝重,有的活泼跳跃,有的音节短促,这些曲牌,悠悠长声,此起彼落,清新迷人。
如今,洱源白族唢呐乐曲十分丰富,唢呐应用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吹唢呐的水平高超,享有“唢呐之乡”美誉。白族唢呐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在高原水乡的洱海之源开得越来越璀璨夺目。
作者:李源江(单位系洱源县炼铁乡江旁村)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