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优势 >> 正文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看德宏哏从国让民族团结之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3/2/27
北京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记者进入傣族乐器葫芦丝的发源地,勐养镇帮盖村,天蓝、水清、空气清,浓浓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屋中,悠扬的葫芦丝之音让人沉醉。吹曲者是葫芦丝演奏家、制作大师哏德全先生的亲侄子及真传弟子哏从国。

吹曲者是葫芦丝演奏家哏从国

吹曲者是葫芦丝演奏家哏从国

40多岁的他,浓密的胡须,一看就是一位艺人,现任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芒滚小组党支部书记、梁河县哏氏芦源葫芦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获得“云南省自强模范”、德宏州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是德宏葫芦丝演奏非遗传承人。

自幼受家族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哏从国对葫芦丝·巴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厚的感情,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哏德全先生等前辈的培养和指点,逐渐走上了葫芦丝·巴乌文化传承的道路。多年的刻苦努力,哏从国的葫芦丝制作、演奏水平日益精湛,特别是在傣族民间古调的演奏技巧上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现今正在为弘扬和传承葫芦丝·巴乌文化而努力。

为弘扬和传承葫芦丝·巴乌文化而努力

在葫芦丝制作方面,年初中毕业后,他便跟随哏德全大师学习葫芦丝制作技术,年创办葫芦丝·巴乌制作工作室,年成为原葫芦丝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自从创办合作社以来,哏从国就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己任。几年来,他先后带领、介绍本村及周边群众50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室务工、就业,成功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赢得了家乡人民的交口赞誉。为了创办好合作社,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葫芦丝产业发展的事务中。白天,手把手教学徒制作葫芦丝、巴乌、茶具等工艺品;晚上,到村寨中寻找合适的农户种植葫芦,签订协议,洽谈合作项目。经过努力,合作社制作葫芦丝的日产量从原来的七八支,增到现在的50支,每年还能产出以及套葫芦茶具、工艺品等。

为弘扬和传承葫芦丝·巴乌文化而努力。

在哏从国眼里,葫芦不仅是儿时动画片里的回忆,或是由葫芦制作而成的好看、好听的葫芦丝,更是帮助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百姓致富的“宝葫芦”。他善于在传承父辈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努力让自家“宝葫芦”名声越来越响的同时,更想让这个“宝葫芦”成为大家的宝贝。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家制作的葫芦丝很受认可,但要让葫芦丝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更多人参与它的制作、传承。”因此,他一边传授技艺的,一边带领村民种植葫芦,大力发展葫芦丝产业。

哏从国身体力行地兑现自己的诺言,于年建立了哏氏芦源葫芦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开始了葫芦丝产业扩大发展之路。年,在政策和技术的扶持下,公司突破了葫芦丝原材料种植的瓶颈,在帮盖村建成了10亩葫芦良种选育示范大棚,年产只葫芦。目前,该公司年产值超过45万元,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看,我们工作室后的空地,正在建设葫芦丝演奏培训和表演的大厅。以后到帮盖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我还要考虑建设民宿和其他配套设施呢。”哏从国信心满满地憧憬着村子发展的美好未来。

弘扬了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正能量

在哏从国的感染和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学习葫芦丝·巴乌文化的队伍中。文化传承要从小抓起,在勐养镇中、小学实施的民族文化校园传承工程实施过程中,哏从国积极参与,手把手教授,真正弘扬了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正能量。

经过二十年的磨练,哏从国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德宏州葫芦丝文化的传承人,成长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他说,今后,将不断探索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努力培养更多葫芦丝爱好者。同时提高葫芦丝制作技艺,逐步打通周边市场,扩大产业规模,从而吸引更多葫芦丝爱好者和游客走进梁河走进帮盖村。另外,开展“葫芦丝寻根之旅”项目,为游客提供葫芦种植大观光、葫芦丝制作体验、葫芦丝演奏学习等服务,让小小的葫芦成为到梁河旅游体验葫芦丝文化之美的“宝葫芦”。

哏从国

据介绍,近年来,勐养镇帮盖村党总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同步开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呈现出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让民族团结之音在帮盖响起

云报全媒体记者马楠谭雅竹管毓树吴沛钊赵丽槐夏方海摄影报道

梁河融媒体中心板如兴董海瑞

点击进入专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