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新年第一刀葫芦丝老师说要加薪,我到底给还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2/5/31

第期

最让人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升职加薪,但是“加薪”这件事情在琴行老板蓝老师(化名)的眼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过去的1年里,蓝老师没有为薪资这个问题而头疼,因为刚开近1年的琴行,说好的薪水是多少就是多少。但随着琴行渐渐发展,问题也来了。

蓝老师的琴行只有2个老师,自己和葫芦丝老师。学生人数只有51人,在小县城里还可以,该县城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学习葫芦丝和芦笙居多。葫芦丝老师是全职,工资模式很简单,底薪(包含30节课时)+课时分成(五五分)+乐器分成(按点)。

今年年初,葫芦丝老师说底薪太低了,想要加薪,蓝老师就很苦恼,因为不知道该不该加,还有如果加要加多少合适?

对于“度”的把握,也是薪酬中最难的部分。

作为琴行老板,给员工加薪,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首先,蓝老师过去一年的薪酬成本支出,可以说是缓慢增长。

图表中是从年4月份到年1月份的蓝老师对于葫芦丝老师的薪资支出变化图。随着蓝老师把手中的学生逐渐分配给葫芦丝老师之后,葫芦丝老师的工资逐渐增加,最近1月份的薪资底薪+课时分成+乐器分成已经达到了元,这在小县城来说是非常高的工资了。

现在葫芦丝老师提增加底薪,蓝老师心里是不愿意的。其一,他认为葫芦丝老师目前的薪资水平已经是超高的了;其二,琴行的生源增长已经停滞了2个月了,这时候加薪琴行负担很大。

蓝老师纠结的是,不加薪,葫芦丝老师走了怎么办?小县城不好找老师,如果对方要自己开一家琴行,蓝老师更糟心。加薪,加多少合适,要是葫芦丝老师这次加薪了,下次再提,是不是自己就处于了“劣势”。

所有造成蓝老师纠结的根源,对照琴行商学院讲师陈亚鹏老师的琴行员工管理理论来看,都是薪酬设计惹的祸!

大多数的琴行刚起步,都和蓝老师一样,不会去设计一套薪酬体系,原因也很简单,就一两个人,何必那么麻烦。事实证明,晚麻烦不如早麻烦,如果当初蓝老师在琴行开始运营的时候就设置一套薪酬体系,那么在遇到葫芦丝老师的问题时也就不会手忙脚乱,纠结得不行。

针对蓝老师遇到的薪酬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现有的薪资模式中增加岗位工资。上图是上海地区某琴行的岗位工资划分,注意,岗位工资不是底薪。

增加岗位工资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作为琴行老板有了一个给员工加薪的方向,即到底要不要给员工加工资,加多少合适。另一方面,作为员工,也知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前进的方向,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几乎所有经营琴行的老板,对于薪酬设计都是摸石头过河。像蓝老师现在面对的问题,增加一个岗位工资就可以解决,但是增加了岗位工资之后,琴行必然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比如工资矛盾的转移,课时工资分成问题,五五、四六、三七,这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洞。再比如,员工短期内动力十足,但是时间一长积极性降低等问题都需要去补“漏洞”。

那么,完整有效的激励薪酬方案是什么样的呢?

能形成激励循环!

拆解现在大多数的薪酬模式,发现大同小异。在陈亚鹏老师的理念中,他发现底薪、岗位工资、乐器提成这些类型的工资在琴行业都是相对“均等”的,变量不大。而能够灵活激励老师的则是“课时工资”。

课时工资,变量非常大,只要上的课多,那么工资就高,呈正相关。而这对于琴行老师来说才是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也符合所有琴行老师心中对于工资的理解,因此琴行业的课时分成才会越来越夸张。

通常情况下,课时工资在琴行业的设置是很粗暴的,五五分,四六分,三七分任选其一,然后就是你超过多少节就依照档次算多少节的钱。这种激励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还没有做到最大化,陈亚鹏老师只做了一个细节的更改,就让琴行的所有老师主动积极排课上课,达到了让老师自动循环激励的效果。

“当他发现只要再上10节课,前面的70节课都可以按照80节课的课时费拿的时候,他就会不断的主动的要求门店给他排课。”通过对课时工资的设置来提高老师的积极性,达到双赢的局面才是简单又实际的方法。看似多给了老师一部分的工资,但是琴行的收获更大,要知道,课时只有消耗了才是琴行的利润。

想要这套自动激励老师的薪酬方案,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