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葫芦丝」免费学习
葫芦丝“虚指颤”的练习方法
虚指颤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尤其重要的一个技巧,它好比我们烧菜时要放味精一样,是一种调味品,有了它,你的曲子听上去就是有那么一种特有的傣味。
虚指颤音在很多教学材料上也称之为“隔孔打音”,其实这种叫法有些不妥,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打”字上,你的虚指颤音就容易出现问题。我认为改成“隔孔扇音”比较贴切(注意只是“比较”,不一定要隔孔,或者一定是隔一孔)。
我们以中音3为例讲一下具体的做法,当我们以正常的气息吹出3以后,只需要运用我们左手的无名指,也就是1音孔上做从上至下的圆孤运动,目的是使气流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注意原则上要求手指是不能碰到音孔的。但这样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采用手指碰到音孔四分之一的边缘的方法来弥补。碰也只是轻轻的碰到,只是给手指一个定位,而不能像颤音或者打音那样有力。手指扇动要均匀,不能或快或慢。扇动的速度也不能太快,太快了容易让人听上去有一种紧张抖动的感觉。
其它几个特殊的音的虚指只里也要提一下,那就是中音6,低音6及低音5。中音6的虚指颤如果是隔孔颤的话,我们就应该颤动左手食指,但是我试过很多葫芦,这样颤的效果太明显,因为低音6的气息最弱,手指的扇动对气流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就采用中指虚颤,甚至有些葫芦丝我采用无名指颤,所以隔孔不一定是隔一孔,这里可以灵活地采用。而低音6呢,你隔孔的话,下面就没有音孔啦,所以采用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做到真正的虚颤,右手无名指比正常的指法稍远离音孔扇动,这样对气流的影响要小一些;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腹颤音来代替。而对于低音5我们就只能采用第二种办法啦。
在我们经常演奏的曲目中,有很多的16分音符也要加上虚指颤音,这样对手指的要求非常高,练习难度也相当大,但一定要知难而上,坚持不懈地练习,因为如果曲子中这些短快虚指颤音不加的话,味道会差很多。如《竹林深处》、《赶摆》。
虚指颤音有几种方法:
1.在主音下方隔一个音孔颤指,接近下方小二度指颤音,音波振动明显,适合用于短音的虚指颤音。
2.在主音下方隔两个音孔颤指,接近平吹的轻微颤音,音波振幅较小,适合演奏柔和的微弱颤音。
3.当吹长音时,先吹出主音的平音,随后用主音下方隔一个音孔的手指,从音孔的边缘向音孔中间,边移动,边颤指。速度由慢渐快,音量由弱渐强,直至长音即将结束时,指颤速度再渐慢,音量也减弱,指尖逐渐返回到音孔边缘,最后用平音收住。这样音头和音尾平吹可以保持音准,音体的起伏变化可以使虚指颤音不呆板,不生硬,使乐曲演奏更有感情和韵味。
4.吹奏第一音孔的虚指颤音时,由于没有下方音孔,可用无名指在第一音孔的边缘用指尖虚颤,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