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39:长安古乐迎嘉宾八音齐鸣荐福寺
年夏季,正在热播的历史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又给西安旅游添了一把火。访古寻幽,品味西安美食,这肯定是最实惠的物质文化享受。与此同时,品味精神食粮的非物质文化大餐,当然缺少不了长安古乐。
显而易见,不懂得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有无相生,梦回盛唐游长安也只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五声八音”必须有埙乐,就听不懂“汉唐遗音原生态”的长安古乐。给中外游客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夏正声”,便是西安人最神圣的文化使命。
游客亲身参与的实景剧,总是比艺术加工的历史剧更生动。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一曲汉唐丝路散乐《郁金香》在西安博物院·小雁塔·方丈殿里回荡,就将人们带回了盛唐雅乐的殿堂。截止正月初十一,长安古乐音乐会接待世界大地游客听众36场,人数达余人次,覆盖全国大小城市40多个,外国及港澳台胞、华侨听众40多人次,研学旅行学生及家长64人。担纲这次活动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就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
据了解,年10月1日,长安古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长安古乐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被联合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在该项中国区22处遗址中,陕西段7处组成之一的“唐荐福寺”,有唐寺、唐塔和唐传长安古乐,也是该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中唯一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作为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独有的汉唐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被世界音乐界、历史考古界和文化旅游界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是西安市通行世界的一张“音乐文化金名片”。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身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文化自觉的行动脚步一直没有停歇。
不久前,在接受网闻博报采访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俭回忆说,“埙颂中华”高端论坛埙乐系列艺术活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国当代名家名曲音乐会、“埙颂中华”高端论坛和全国邀请赛。在全国邀请赛开赛之前,由“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简要讲述了“长安古乐”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并由其本人所创立的长安古乐团现场演奏了几首经搜集整理复原后的唐代名曲,从而为本次全国邀请赛拉开了序幕。
年7月25日,为了记录和求证埙乐文化复兴的重大事件,网闻博报专程采访了“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
回忆起自己参加丝绸之路“埙颂中华”高端论坛活动的亲身感受,李铠博士欣慰地说,那场活动参与面广专业性强,把埙乐文化复兴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埙乐文化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长安古乐团”也是西安目前唯一包含埙乐的综合性古乐社。
李铠还透露说,“长安古乐”的文化传承体验基地,就设在西安小雁塔遗址景区的荐福寺。遵照有关部门的指示,他们从7月31日开始就将进入现场演示常态化,让来景区参观的中外游客能够现场欣赏到动感的“世界音乐活化石”。
为了一探究竟,7月29日,网闻博报专程到小雁塔遗址景区的荐福寺进行实地察看。果然,李铠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边在布置演出场地,一边在紧张地排练。令人感动的是,已经年近7旬的李铠,却依然是老当益壮身先士卒。他不仅带领着乐团排练,而且在休息的间隙也亲自动手搬桌挪椅布置场地。
此前,李铠曾经介绍说,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不同,中国民族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在这八音中,用陶土或黏土制作的埙为“土音”。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和弦乐“八音齐鸣”,样样都不能缺,这才是完整的中国器乐文化体系。再从历史发展演变角度来讲,绝不能遗失了明清以前的中国古代器乐文化。长安古乐与西安鼓乐的概念差异,关键就在于此。他说,乐谱的传承是我们非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古乐曲谱辑存》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自己与大师兄——中国古代音乐学专家李健正研究员整理的古乐谱,为其师长安古乐民间艺术大师余铸先生生前所藏。书中辑录乐谱余首,许多珍稀古谱世界罕见。
7月29日当天,在荐福寺的“长安古乐”文化传承体验基地,网闻博报发现他们一场18人合奏的排练,果真是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齐鸣”。其中,他们还演奏了一首唐代古曲《柳含烟》。
说到古乐谱,我们就会想到诗歌和词曲。从《诗经》里的国风民谣直到唐诗宋词,中国诗歌由来就带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或者说,诗词本来都可以伴曲吟唱。中国文学艺术与民族音乐融为一体,就是自然天成的和谐之美。后来,歌词与曲调的固定搭配,就逐渐形成了词牌的概念。具有基本文化修养的中国人,都能熟读唐诗宋词,也就知道唐代就有词牌了。
按照教科书的定义,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这些旋律和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代以后,词经过不断发展,就变成了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就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成为一首词的词调名称。因此,现代人所说的“诗”和“词”,都是古人们吟唱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
譬如,《柳含烟·御沟柳》这首词,“柳含烟”是词牌,“御沟柳”则是词的标题。《柳含烟·御沟柳》的词作者,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毛文锡。作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已经完成了古曲《柳含烟》的译谱和乐器调配。
李铠透露说,从7月31日开始,他们将会把《柳含烟》作为演奏“长安古乐”的互动曲目之一,可以让游客跟着乐队吟唱。
为了使大家先睹为快,届时参与互动能够记住歌词,网闻博报特此将毛文锡的词作辑录如下:
《柳含烟·御沟柳》: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柳含烟·隋堤柳》: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柳含烟·河桥柳》: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柳含烟·章台柳》: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网闻博报在此郑重声明,愿意不愿意了解古都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个人自由。不过,长安古乐送吉祥,却只是有缘相聚荐福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