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图片 >> 正文 >> 正文

冰城开拓多渠道助力,银发族上学啦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3/5/5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学习文化、广结良友,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追求晚年精神富足,哈尔滨老年人大学近年招生频现上万名额瞬间秒光的情况。在老年教育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圆更多“银发族”的上学梦?让更多老年人得偿所愿学中取乐?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老年人大学、街道办助力艺术团、社工组织开设老年大讲堂……哈尔滨市已多方积极开拓普惠型老年教育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养老理念和模式不断升级,构建出多元供给、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新格局,赋能老有所学之势可谓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老年人大学爆满后的探索

养老理念和模式全新升级

说起哈尔滨市老年人大学的火爆,您肯定从近年的新闻报道中早有耳闻了吧!声乐、舞蹈、器乐、语言文学、美术、书法……上万名额瞬间秒光,堪比春运抢票,且抢到名额的学生“久久不肯毕业”。近两年来,养生、按摩班的学习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家住民安小区、多年学而不辍的金淑琴老人告诉记者:“我在老年人大学上过按摩实操、经络养生、掌文医学、营养保健等学科,老师讲得好,学费还便宜,我越学越上瘾……”

年新冠疫情前,哈尔滨老年人大学“总校+分校”共开班个班级,学员人次。

年由于新冠疫情,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开班个班级,线上线下学员共计人次。

今年线下复课近一个月,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开班个班级,学员已达人次。

据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党组书记、校长王江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该校学员人数将超过新冠疫情前。“尽管我们多次增班,可还是供不应求。”王江说。

作为哈尔滨市正规老年教育机构之一,老年人大学近年来是如何开拓老年教育之路的呢?

“计划+变化”扩大招生

按照招生计划,有的专业班级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学校便想方设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增加班次扩大招生。

今年春季招生时,声乐班按计划招收个班次,结果因为需求量大,又增加了44个班次。“我们只能利用周六和下班后的时间,给学员们增加班次。现在老师们每周只能单休……”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若梅对记者说。

开辟新阵地建分校

为解决总校的场地问题和便于老年人就近入学,该校与社区、企事业单位、中高等院校合作,开辟办学新阵地。

招生管理处处长郑岩告诉记者:“从年开始我们陆续建立了6个分校区,即哈职院、通达、哈特、恩实、嵩山路、什河丽景,扩大了招生人数。”

向主城区外延伸办学

学校不断探索和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和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今年还将向主城区以外延伸办学。

6月2日,该校与巴彦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标志着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巴彦校区正式成立。

打造“游学养”三位一体

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速,传统的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学中游、游中养、养中乐”——游、学、养三位一体的养老新模式呼之欲出。为此,该校在海南建立了三亚、博鳌两个游学基地。

“近日与哈尔滨市亚布力管理委员会联合创办的亚布力游学养基地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老年人大学全方位、多角度的养老理念和模式正在全新升级。”王江表示。

街道办助力艺术团

“不比专业团体差,照样进复赛”

在6月7日举办的哈尔滨第三届“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上,建设社区的丁香艺术团在群众歌咏比赛(南岗区复赛)中脱颖而出,成为15支进入复赛的团队之一。

团长张真告诉记者:“艺术团成立12年来,已发展团员91人,下设葫芦丝队、模特队、诗歌朗诵等6个小分队,每周固定时间练习,由在老年人大学学习过或自学技艺的团长、队长指导大家练习。”

南岗区荣市街道办事处下辖10个社区。其中,建设社区的丁香、嫦娥,颐园社区的紫丁香艺术团是3个规模较大的老年文艺团。荣市办党群服务中心的于丽告诉记者,街道和社区为他们提供场地、乐器、音响等,“这种自发组织形式,老年人特别喜欢,队伍仍在不断壮大,而且不比专业团体差,照样进复赛……”

社工组织开老年大讲堂

一起来get手机新技能

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街道和社区引入社工组织,为老年人开展各种内容的培训,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我会在抖音上发视频了……”香坊区桑榆为老服务中心举办的老年大讲堂上,刘翠萍、高玉玲、姚玉华等老人兴高采烈地举着手机向周围的人炫耀起来。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用机难问题,桑榆为老服务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们,针对香坊区铁东街道、建筑街道下辖的社区,平房区友好街道东风社区等的老年居民,多次开展智能手机培训。课后,还向每位学员赠送智能腕表,现场教授使用方法,老人们拍手称赞。

记者了解到,桑榆为老服务中心自年成立以来,承接了哈市公益创投项目、国家福彩公益金居家养老项目等,为老年人培训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中心主任王斌告诉记者:“除智能手机培训课外,我们还开设了心理健康、金融防诈骗、居家消防、急救治疗、健康养生等内容。每年线上+线下课堂培训达人次。不仅附近社区的老年居民来听课,江北、外市县的老年人也常常慕名而来。”

零基础入书画艺术社

成就优雅人生

54岁的刘秀珍家住五常市,下班后打车来到位于哈尔滨爱琴路的笔墨时间书画艺术社学习书画及篆刻,晚上返回五常时往往已是午夜,这种生活她已坚持了5年。

“笔墨时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刘秀珍说:“与优秀人士同学共进的环境与氛围,令我神往。”

19日,记者来到“笔墨时间”,学员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研习篆刻。沙龙式的学习方式和雅居氛围,果然令人心旷神怡。

“拿起毛笔,世界就静下来了!”这是笔墨时间书画艺术社创办人黎连战的由衷感悟。他告诉记者:“这个书画艺术社创办于年3月,吸纳高素质人士零基础起步研习书法、国画、篆刻,目前已有63人的作品在市级以上大型专业展览中入展、获奖。”

这里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老年大学课堂式教育完全不同,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研习、赏评、沙龙、笔会、写生、展览、公益等形式进行。

七年来,“笔墨时间”的学员们走进政府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公益讲座多场,大型公益写春联活动90多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优雅人生。

没教练自发成团

左邻右舍教学相长

在哈尔滨市群力健康生态园内,每天早晨都有四五伙儿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长衫飘逸、拳剑转换、刚柔相济,颇有仙风道骨之姿。

记者看到,一身褐色长衫裤被大家称为何师傅的老师,正忙前忙后地指导着,一波儿老年人挥舞完太极剑,又来了一波儿初学者。

记者了解到,何师傅曾拜师吴式太极拳传人,曾在某地任太极拳协会主席,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如今来到儿子家,每天晨起免费教授居民太极拳,“随来随学,两年来已发展学员30多人……”

69岁的车阿姨告诉记者:“我50岁时就开始学习太极拳,如今已坚持了近20年,自搬到群力家园小区后,就与左邻右舍的居民自发组成了这个二十来人的队伍。每天早晨将陈式、杨式的竞赛套路各打一遍,冬天也练,强身健体,非常受益。”队伍中的丛大爷说:“我们没有教练,大家开始都是跟着别人一招一式模仿学,或通过电视、手机视频自学,积累了一定基础后再互相切磋、教学相长。”

创建为老服务网络

提供高水平老年教育服务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博士张斐男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打造完备的为老服务体系、提供高水平的老年教育服务势在必行。与中小学义务教育相比,老年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公办老年人大学数量不多,民营的更是少之又少,且教学质量又难以保证,需要政府、社会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