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发展 >> 正文 >> 正文

扈鲁与新西兰的葫芦缘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2/8/9

年8月25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葫芦文化丛书》顾问叶涛教授赴新西兰考察。在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一楼二楼的毛利文化展厅中,叶涛教授看到了众多的葫芦元素,随即拍摄了现场照片发给好友扈鲁,希望将新西兰毛利文化中的葫芦充实到葫芦文化馆中,进一步丰富文化馆馆藏。

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

毛利文化葫芦艺术品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国家,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毛利族是新西兰的原住民,现有人口约39万人。奥克兰战争纪念博物馆的毛利文化展厅,系统呈现了毛利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风俗。毛利人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新西兰,并从此定居。毛利人的农业传统和文化习俗得到了较好的传承,音乐、舞蹈、美术、雕刻等具有独特风格,已经融入日常生活。葫芦作为农业社会的一种食物和瓜果,今天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

新西兰地理位置

有一则毛利人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其中葫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罗托鲁瓦湖(RotoruaLake)是新西兰北岛第二大湖,湖中央有个莫科亚(MOKOIA)火山岛,是毛利人的圣地。住在罗托鲁瓦湖东岸的美丽姑娘海尼莫阿是酋长的女儿,当时有许多求婚的男子向她示爱,但是都被部落拒绝了。在湖中央的莫科亚岛上住着图唐纳凯一家人。图唐纳凯威武娴熟的搏击技巧和英俊潇洒的外表引起海尼莫阿的注意,很快就打动了她的芳心,从此他们坠入爱河。因为图唐纳凯的出身低微,不可能有机会娶到海尼莫阿。

图唐纳凯只能坐在小岛岸边,用他的笛声消遣他的哀伤。这种情形引起海尼莫阿部落的察觉,他们用一艘大独木舟挡在沙滩上,试图阻止两人的交往。但是,已经决心前去寻找爱人的海尼莫阿,把一个葫芦绑在身上作为救生衣,朝着图唐纳凯的笛声游去,最终来到了莫科亚岛。图唐纳凯的奴隶正巧来到池边打水,一个沙哑的声音问到:“你给谁打水?”奴隶答道:“我为图唐纳凯打水。”海尼莫阿一听到图唐纳凯的名字,就把奴隶手中的水瓢抢夺过来,砸个粉碎。奴隶回到住处便把事情告诉了图唐纳凯,图唐纳凯便来到池边看个究竟。于是两个人终于见面,有情人终于走到一起。海尼莫阿的部落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姻。

通过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能够看出在毛利人的历史中,葫芦曾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折射出新西兰这个国家的葫芦文化传统。在葫芦文化馆,有两件来自新西兰的葫芦艺术品,是扈鲁先生的朋友在新西兰访学期间专门收集来的。

新西兰葫芦艺术品

在葫芦文化馆数以千计的藏品中,部分来自于海内外友人的搜集。葫芦文化馆搭建了一个立体开放的平台,为专家学者和葫芦文化爱好者提供了藏品展示、研讨交流、艺术创作的机会。此次专门为扈鲁先生发来照片的叶涛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云南葫芦丝

叶涛教授是民俗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经常利用在各地考察的机会,帮助扈鲁提供信息、搜集藏品。在葫芦文化馆,藏有一把大葫芦丝,就是叶涛教授在云南采风期间,专门买下邮寄给扈鲁先生的。

叶涛教授对扈鲁先生的葫芦文化研究工作给予了宝贵支持,是他向扈鲁提出应该编纂一套《葫芦文化丛书》并亲自出任顾问,指导丛书设计规划,并多次参加丛书编纂论证会、研讨会,对丛书的顺利出版发行付出了大量心血。叶涛教授曾多次到葫芦文化馆参观指导。年12月,他陪同时任美国民俗学会会长、美国克林顿政府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比尔·艾伟到葫芦文化馆参观。年9月,叶涛教授再次来到葫芦文化馆,他无比感慨地说:“葫芦文化馆八年时间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令我十分震惊,感到无比欣慰。”他表示,葫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人类发展、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经过扈鲁先生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葫芦文化研究创作成果,在扈鲁先生手中真正树立起葫芦文化的特色品牌。

叶涛教授在葫芦文化馆

通过葫芦这座友谊的浮桥,葫芦文化馆与世界各国友人建立了广泛联系。在每年近千人的参观者中,海外友人占到了相当比例。近三年来,就有两位新西兰的“重量级”嘉宾到访葫芦文化馆。

年9月,新西兰国会议员、国会教育与科学委员会主席杨健先生莅临葫芦文化馆,在这里他看到了新西兰的葫芦艺术品感慨万千,对扈鲁先生的葫芦文化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扈鲁先生从社会和民族人类发展的角度研究葫芦,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艺术和历史。这既是扈鲁先生对民族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贡献,更是对人类文明与世界文化的贡献。”

杨建主席与扈鲁、问墨在葫芦文化馆

新西兰博亚传媒董事长、新西兰华人电视台崔立寰先生,曾多次带领团队到葫芦文化馆采访拍摄,录制了专题视频,向新西兰华人介绍扈鲁先生为传承弘扬中华葫芦文化作出的努力。

崔立寰先生在葫芦文化馆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鸣。一个个饱含深厚底蕴的葫芦,让位于南北两个半球国家的人们找到了共同交流的语言,搭起了艺术情感共鸣的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来到葫芦文化馆参观、交流。同样,葫芦文化馆丰富的展藏,也会走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精彩的葫芦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