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发展 >> 正文 >> 正文

葫芦丝科普从拼音字母到医学影像,燕z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3/6/4

吐奏,是葫芦丝基本上必学的的一种常见技巧。吐奏可以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分别是吐,吐苦和吐吐苦或者吐苦吐。初学吐奏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诸如“我的手指怎能跟不上嘴巴”,“为什么示范的re吐奏很好听,我的就怪怪的?”之类的问题。是的,这些问题我都有过。

那么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假如你去找度娘或者老师问这个问题的话,大概率得到“就是练”的回答。但其实,如果我们掌握了吐奏的原理,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吐奏。

在乐曲中,吐奏这个技巧一般使用在断音之间。比如,小卜少这一段。

当一段乐曲不需要使用跳音表达感情的时候,我们一般使用单吐。这种情况乐曲的速度一般不是很快。当一段乐曲需要使用跳音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双吐。三吐主要出现在前八后十六或者前十六后八这种节奏型中。明确了吐奏一般使用在断音之间,我们就明白了吐奏是为了表现两个音之间不相连这个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只需要将气息分段(不连续)吹进葫芦丝就好了。

那么如何将气息分段吹入葫芦丝呢?

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将气息分段。想象我们有一杯热茶,我们很着急地想将它吹吹凉,我们会怎么做?快快得呼几口气,每口气之间就是分段的。但是很容易感觉到,这样快速呼气时,断开的时候会有气息吸进去(即使我们没有用嘴巴吸气,我们是用鼻子吸的)。假如我们把这样的气吹入葫芦丝的话,就会有伪音(咕咕音)。只要嘴巴没有闭上,吸气的时候总会有气进入嘴巴。不要沮丧,这是大气压的原因不是你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只要在把气息分段的时候把嘴巴闭上就好了。但含住葫芦丝吹嘴的时候闭上嘴巴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够),这时候我们就用我们灵活的舌头来封住口腔的气息。放松状态下使用鼻子呼吸,闭上嘴巴,我们的舌头轻轻抵住上颚的。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截断气流常用的状态。

具体到吹奏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含住葫芦丝嘴,气流从口腔内部冲出,冲开舌头的封锁。假如这时我们没有含住葫芦丝嘴,而是保持吹奏时候的口型的话,发出的时候就是“吐”。解密了,这就是为什么包括葫芦丝在内的很多吹奏乐器在学习吐奏时,单吐都要求练习“吐”的原因。

我们尝试着逐渐加速使用“吐”将气息分段吹入葫芦丝。我们会发现当我们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舌头跟不上或者气息之间没有完全被截断。“吐”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那我们需要如何解决快速将气流分多段的问题呢?

在上一步中,我们用舌头最放松的方式,“吐”来截住气流。实际上,之所以发音为“吐”,是因为我们的口型是“呜”的口型。我们的舌头其实发的是声母t的音。t是牙关打开情况下的清辅音。我们的舌头除了发t,还可以发我们字母表上的其它音。但由于吹奏的时候要求牙关不能咬合。我们的选择范围就只要dtnlgk(拼音声母)了。他们分别是清辅音和浊辅音。我们的舌头在发清辅音的时候主要是舌尖封闭口腔,使用气流冲破封锁;在发浊辅音的时候主要是舌中后部封锁口腔,使用气流冲破封锁。交替使用清辅音和浊辅音,可以有效地提高截断气流的速度。(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在语言的行程中这两种发音常常被用到,我们的舌头比较熟悉这两种发音。假如我们是外星人的话可能就不只这两种发音了)

舌头的位置是固定的么?

这时候有的朋友会问,既然是清辅音和浊辅音的交替,为什么书上或者老师教的都是吐苦吐苦而不是嘟咕嘟咕或者噜咕噜咕呢?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不是不可以,而作为初学者,我们最需要掌握的是舌头位置的熟练度。而在初学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选择舌头较为放松的状态。另外,t比d舌尖在上颚上接触的位置要靠后一些,但是比起其它清辅音要靠前一些,是一个“我练习好这个位置,练习其它位置就很方便”的位置。

舌头的位置不是一定要固定的。事实上,能够稳定地吹奏的吹奏者,加上一些舌位的适当变化会丰富我们吹奏的层次。我们会发现,舌头与上颚之间接触的位置越靠前,吹出来的声音越硬;相反,越靠后,吹出来的声音越软。(这和口腔中冲出的气流需要经过怎样的曲折进入你的葫芦有关)

我们来看一下影像学中,我们发音tk(吐苦)和dg(嘟咕)时的相似和区别。

我们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舌头的位置的变化,以及我为什么觉得吐奏不一定需要拘泥于吐苦了。

每个人的吐字发音不一定相同,每把葫芦的构造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吐奏除了练习还需要一定的琢磨。欢迎大家加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