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夏日游记丨北京大观园始信人间有大观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2/9/15

红楼一梦,旧亭新曲。

时隔两年再次来到北京大观园,没有了冬日的萧索肃杀,炎炎夏日,蝉鸣不已,大片大片的荷叶肆无忌惮地铺展在湖中,藕粉色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地欢快盛放。

湖边的柳堤、石山上的爬山虎,展眼举目皆是发着油光的翠绿,一叶一世界,处处都透出清凉湿润,仿佛能让夏日中的任何一点燥热都烟消云散。

想要走进红楼梦,比书籍更直接的,应该是影视,比影视更真实的,也许是大观园吧。#大观园的人间烟火又回来了#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是多少红迷心中永远的白月光,难以复刻的经典,都浓缩在这一个园子中了,为拍摄而建的大观园,游览全园可以看出,剧组在极尽所能地还原书中的真实设计。

从入园的“曲径通幽处”开始,绕过一个假山,对面就是沁芳亭,随后的怡红院、潇湘馆、秋爽斋、缀锦阁、紫菱洲、稻香村、蘅芜苑、凸碧山庄、凹晶溪馆……

每一处都藏着无数曾经的欢笑和泪水,细看之下并不是空荡荡的楼阁,而是一幕幕真情实景涌现在眼前:袭人、晴雯带着众丫鬟在下雨天聚满了水的怡红院中,拿着柳条逗小鸭子玩儿;紫鹃和宝玉并肩坐在潇湘馆的回廊上,一字一句地试探宝玉的心意;妙玉站在栊翠庵的梅树下观赏着白雪红梅的琉璃世界,槛外人宝玉款款走来,施礼讨要红梅……

冬天的时候来过一次,那是万物凋敝的寒冬时节,整个园子都是灰色的、凝滞的、黯淡的。

湖水结冰了,鱼儿潜入了水底,花草树木都衰败了,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陷入了安静,寒风吹来,无不透出一股凄凉的悲剧意味。

今年夏天,踏着早晨清脆的鸟鸣,再次步入园中,居然发现了意外之喜,人来人往之间,已然是一派新的气象。

园子里多了些下棋舞剑、唱戏听曲的老人,晨光熹微,透过碧绿的叶子轻柔地洒向长满了青苔的泥土地,不得不说,这儿真是一个夏日避暑的清凉去处。

园中各处,吹拉弹唱,好不欢乐,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少了些浮萍无依的仙气。

仔细听,对面的芦雪庵有人在吹葫芦丝,我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听得出来吹的是《月光下的凤尾竹》。

有浓浓的傣族风格,凤尾竹林,傣家楼阁,曲调轻柔婉转,余韵悠长,顺着庵前翠绿的湖水,隔着水音儿丝丝缕缕地飘到我耳中,格外动听。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走到秋爽斋,隐隐听见一阵鼓乐之声,原来是贾府的十二个女戏子在演习吹打,贾母便笑道:“既他们演,何不叫他们进来演习。他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于是,贾母命将中饭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众人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的近。

贾母是出了名的会玩儿会乐会享受,贾府在这个老寿星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烹油烈火、鲜花着锦的好日子。

大观园是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造的,所以极尽铺排,设计精妙,有山有水有楼阁,有花有草有湖泊。

过了沁芳桥,走进潇湘馆,似乎有一股墨香飘入鼻中,院中满是茂林修竹,清幽雅淡。

不只是竹子,连两侧的回廊,闺阁的门窗、牌匾,全都是翠绿的,清雅高洁,令人心静。

“斑竹一枝千滴泪”,眼中清泪到几时呢。房内虽小,但布局巧妙,除了文房四宝,还有一琴一画,桌几上的瓷器也大都以靛蓝色为主,就算不是行家,也能看出来林黛玉的品位绝非俗人。整个潇湘馆被大片大片的荷塘包围,更显幽静。

西侧穿过一个湖泊和石桥,就是怡红院,信步走在石桥上不禁遐想:贾宝玉就是一次次穿过这条路去寻找林黛玉,不论白昼黑夜还是风霜雨雪,都不能阻挡他坚定急切的步伐……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喝了两口粥,仍歪在床上,这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黛玉心有所感,写下一首《秋窗风雨夕》。正悲戚间,这时宝玉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冒雨前来探望黛玉,因穿着怪异,黛玉不禁笑道:“哪儿来的渔翁啊。”宝玉说要将北静王赠的这斗笠送给黛玉,冬天下雪时男女都可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随后,黛玉催宝玉回去歇息时,又将自己的琉璃秀灯从书架上拿了下来,送给宝玉:“这个又轻巧又亮,比灯笼好,正是雨里点的。”宝玉怕夜间将灯跌了,黛玉便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

这一段不仅生动描绘了宝黛互动的日常,同时也因渔翁渔婆、赠玻璃秀灯等情节被视作宝黛定情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句“灯重要人重要”更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对宝玉的一片关切展现得淋漓尽致。黛玉的情感永远是真挚的、诚恳的,不掺杂利益私心的。

潇湘馆往东,就到了秋爽斋,这里是贾探春的住所。提起探春,脑海中总能浮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景象。

从初中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我就喜欢探春,佩服她不服输的性格,喜欢她抱不平的正直,欣赏她计长远的聪慧。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王熙凤奉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众丫鬟婆子,奶妈小姐都不知何事,吓得慌乱不已,只有探春早早命丫鬟秉烛开门而待,穿戴整齐坐在屋内等着王熙凤等人查抄。她知道此事怪异,必有缘故。遂说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探春的学识、远见都在这一故事情节中被大肆渲染,她一语点破了贾家逃脱不掉的宿命,是偶然,更是必然。

偶然在于元妃薨逝贾家覆灭,必然在于贾家的内部腐败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无人能助。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样一个众人眼中的贾家三小姐虽是个弱女子,可她比男儿还要强上百倍,她聪明、有才、正直、自省、目光长远,充满魄力,但这样一个聪慧果断的人却远嫁和亲,谁也阻止不了贾府衰败的结局。可悲,可叹。

再往东走,是李纨的稻香村,远远望去但见一隐隐约约的山庄,门前黑底金字的酒旗迎风招展,上书“杏帘在望”。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有心要试一试众姐妹的才情,命各题一匾一诗,并令宝玉以“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大处为题,各赋五言律诗一首。宝玉大费神思,于是黛玉替他做了最后一首《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元妃看毕,喜之不尽,并称赞“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并因此将浣葛山庄改名为稻香村。

走进院内,尽是一派农家小院风光,四周用竹篱笆、秋千架、土墩子做围墙,院中种了一颗粗大的枣树,角落处养着鸡鸭鹅等家禽,脚下是厚实的泥土地、屋子是村落般的矮房,在雅致精巧的大观园中自成一派别样的有趣风景。

出了稻香村往北走,就到了缀锦楼,这里是贾迎春的住所。

楼阁有三层,高大宽阔,朱漆重木,室内却是轩窗寂寞,屏帐攸然,门外荇翠菱紫,幽默凄凉,正是“二木头”迎春误嫁“中山狼”孙绍祖后,最终被蹂躏至死的悲惨写照。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迎春的攒珠累金凤丢了,丫鬟绣橘说道:“必是老奶奶拿去典了银子放头儿的,姑娘该问老奶奶一声,只是脸软怕人恼。”迎春道:“何用问,自然是他拿去,暂时借一肩了。我只说他悄悄的拿了出去,不过一时半晌,仍旧悄悄放上,谁知他就忘了。今日偏又闹出来,问他想也无益。”绣橘因出主意把这事回给王熙凤,好作处理。迎春忙道:“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绣橘道:“姑娘怎这样软弱!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

没想到丫鬟绣橘的这句话却是一语成谶了,最终迎春果然被孙家骗去,由于她软弱无能、忍气吞声的性格,最终这位金枝玉叶的贾家二小姐在孙家被揉搓至死,消香玉陨。

园子的东北角则是薛宝钗的蘅芜苑。

院落方方正正,屋内陈设简单,像极了“冷美人”宝钗理智清冷的性格。

院内正中是一座假山,上面长满了茂盛的爬山虎,这一片苍翠在不经意间缓释了院内的单调布景。大观园建盖之前,宝钗一家住在贾府的东北角—梨香院。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往梨香院来,薛姨妈便道:“你今儿来得巧,这是宫里头做的新鲜样法堆砂的花儿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儿罢。”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又想着他们做什么。”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宝钗和众姊妹一样正是爱美的豆蔻年华,连黛玉、湘云都喜欢一起做胭脂膏子,爱化妆打扮本是常事,但宝钗却对这些毫无兴趣。

以前看到这里只觉得宝钗追求的是那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高级自然美,后来才知道,宝钗的人生追求,并不是做一个端庄美丽的富家小姐,她空有才情却不能入世科举,于是把一腔的抱负和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夫君身上。

所以作者会说“可叹停机德”,寓意宝钗就像乐羊子妻那样劝进自己的丈夫。

这样一个心冷、意冷、欲冷的美人只有对仕途经济学问是始终执着不放的。她要将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择一个好夫婿,或者塑造一个理想的好夫婿,所以她才能作出“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这样豪迈雄厚的诗句。

《红楼梦》第八回,大雪天,宝玉来至梨香院中,见宝钗正坐在炕上做针线,只闻一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气,便问薛宝钗:“姐姐熏的什么香?我竟从来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便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这便是冷香丸。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同游大观园,众人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里通过别人的视角多处着墨来进一步强调薛宝钗的“冷”,不是面冷,而是心冷。宝钗是典型的冷美人,因为心冷,所以对生活没有热火朝天的期待和热爱,而是过于冷静客观的早早就看透了人生的本质,那些热闹、奢侈终不过是大梦一场空。

从蘅芜苑出来,顺着园内的石板路往西北方向走,就到了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凸和凹相对,一个是高山,一个是浅溪。这两个地方有一段著名的情节。

中秋月宴时,贾母带领众儿孙婆媳在山上的凸碧堂赏山高月小,林黛玉和史湘云觉得无趣,走到山下的湖水旁,二人联诗作对,赏皓月轻波。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一年中秋八月十五,贾母带领众人到大观园内赏月过节,说道:“赏月自然在山上最好。”于是,方扶着人上山来,从下逶迤不过百馀步,至主山之峰脊上,便是一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凸碧山庄”。玩乐说笑一会儿,贾赦、贾政带领贾珍散去后,贾母环视众子孙,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们家去圆月去了。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贾母不觉长叹一声……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此时的中秋夜宴是一个警示,贾府即将由盛转衰的信号。

贾母带领众姊妹尚且觉得凄凉冷清,宁府贾珍那边更是毫无顾忌地耍酒赌牌、猜枚划拳、纠集了一批吃酒赌钱、眠花卧柳之辈在院内聚众豪饮。

至三更时分,听到墙下有人长叹之声,恍惚间祠堂内隔扇有开阖之声,不觉阴气森森,毛发倒竖,但第二天就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仍是照旧斗鸡走狗、寻欢作乐。

每每看到此处,都不觉感慨,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从贾赦、贾珍、贾蓉等人的强取豪夺、仗势欺人,到奴仆丫鬟的吃酒耍钱、欺上瞒下,贾府自身的问题已经是大厦将倾,风雨欲来了。

关于凹晶溪馆,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风雅故事。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就在此联句作诗。凹晶馆位于凸碧山庄下的的山坳里,两人在一片皓月清波中近水赏月,好不风雅。正联句间,黛玉忽看到池中一黑影,忙指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从不怕鬼,便弯腰拿起一块小石片向池中打去,只见那黑影里端端的飞出一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这个鹤虽唬了两人一跳,但却助了湘云的诗性,因联到:“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道:“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凭轩望月半晌,因对道:“冷月葬花魂。”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真是一句好对!堪称经典,此情此景,何等现成、自然,新鲜、有趣,只是颦儿的一句“冷月葬花魂”未免太过伤感(史湘云语)。

继续往西,就到了栊翠庵。

这是妙玉在贾府带发修行的地方,里面干净宽敞,香烟缭绕,有着修行之人特有的清净感,园内树木森森,凉意阵阵,只有几只知了在树上时而叫嚣几声,来回应这炎热的夏日。

外院是青石砖垒起来的一个小门,上书“栊翠庵”,踏门而入便是几株梅树,树下有石桌石凳,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贾母等人就是在这里歇息喝茶的。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只见花木繁盛,便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时常修理,比别处的越发好看。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与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随后,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奉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寥寥数笔便可知妙玉的出身高贵、品位高雅,为人处世方面虽清高但却不是目中无人。一个独善其身、静心修行的妙龄仙女跃然纸上。

可惜这样一个极清、极净、极洁的女孩儿最终被强盗轻薄掳走,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顺着路往前走,就是黛玉葬花(花冢)的地方了,每年暮春,林黛玉都会将园中的落花扫到一个花囊中,然后葬在这里,她认为万物草木都是有生命的,所以那首著名的《葬花吟》不仅是惜花,也是感叹自己。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黛玉因前日傍晚时分,宝钗往宝玉房中闲聊,自己也随后走了来,却见大门紧闭,被晴雯等丫鬟拒之门外,不问是谁便说:“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宝二爷交代了,不论是谁,一概不许放任进来呢。”林黛玉不觉气怔在门外,回潇湘馆内伤感至二更天方才睡去。第二日是芒种节,古风俗要送花神,园内众姐妹皆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到每一棵树和每一株花上,只有黛玉扛着花锄,系着花袋往土坡上来,一边葬花,一边抽泣,作下了一曲《葬花吟》。

其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是黛玉在暗指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寄人篱下的可怜身世,也有观点认为林黛玉是被城府极深的坏人(风霜刀剑有说指的是宝钗)逼死的。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更有红学家解读这是在揭露大观园中众姐妹的结局时间点,“春残花落”的暮春时节,便是她们最终悲剧结局的时间。“春尽”之后,便是黛玉身亡的时间。总之,毫无疑问的是,众姐妹的结局都是悲惨可怜的。

从花冢处再往前走,就是怡红院了,转了一大圈,已经几乎将整个园子逛完了,围绕着园子正中一处大的湖泊转下来就几乎快走完了。怡红院中发生的故事太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晴雯撕扇(还有宴海棠赏花妖,是后四十回的)。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端阳佳节众人赏午,宝玉百无聊赖,不觉没精打采,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失手将折扇跌折了。宝玉因骂了晴雯两句,晴雯便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宝玉听说,气的浑身乱战,要把晴雯打发出去。及至晚间,宝玉从薛蟠处吃酒回来,早已把白天的事忘干净了,见晴雯躺在院子里乘凉,便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便笑道:“既如此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扇子。”于是嗤嗤几声把宝玉手中的折扇撕的稀烂,二人开怀大笑,麝月路过也被宝玉把扇子一把夺去,递与晴雯买美人千金一笑。

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非常的真实、鲜活、生动,充满了天真的快乐,晴雯娇俏、泼辣、单纯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性格非常鲜明。

《红楼梦》的魅力在于通过对一个家族覆灭的刻画,牵扯出多少人性和世道,每一个人物都是饱满鲜活的,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琐碎背后,站立着一个时代,里面有我们中华传统最优秀的美德,也有我们华夏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仁爱。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红楼梦》的最大魅力,是全方位探询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他刻画人性,也尊重人性,他有着超越时代的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价值意义。

走出大观园的门口,有些不舍的回头再看一眼“曲径通幽处”,园内的繁华、热闹似乎都被这入口的假山遮住了。

就像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丢失岂不也是历史的大手遮住了真相,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