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仁勇文/图 “沧海桑田八万里,泱泱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礼乐邦,文明传承不间断……”近日,区曲艺协会主席祁俊走进云枫街道永先社区,以一曲原创的快板《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年来经历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表演活泼生动,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快板由数来宝演变而成,是曲艺的一个种类。包括快板在内的曲艺是中国最具民族色彩的表演艺术,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祁俊从事曲艺创作、表演工作30年,收获累累,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脉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中国萨克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多年来,祁俊不断在青少年、中老年等群体中推广曲艺,希望把传统曲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赚钱买吉他,踏上音乐路 祁俊是白鹤街道人,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分。在读小学二年级时,祁俊受一名魏姓吹鼓手的影响,用烧红的火钳在竹筒上打了几个小洞,做成了一根笛子。虽然这支笛子的音阶不准,但能够发出清脆的声音,让祁俊高兴不已。 从此,祁俊每天把这支笛子放在书包里,带到学校里。他一有时间就把笛子拿出来练习,很快就能完整地吹出《千年等一回》、《东方红》等歌曲。他多次在学校的文艺汇演里表演笛子独奏,成为了校园里的小“名人”,身边经常跟着一群小“粉丝”。 读初中时,祁俊对吉他产生了浓厚兴趣,想买一把吉他来学习。可是,那时候一把吉他售价要多元,而他每周的生活费仅5元。怎么办呢?祁俊找家里要了一部分钱,找同学借了一部分钱,自己再从生活费里节约了一部分钱,还是不够,差了几十元钱。 无奈之下,祁俊产生了卖西瓜的想法。他用自行车驮着两个箩筐,从乡下装了一批西瓜,运送到场镇上去售卖。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祁俊拿着卖西瓜赚的钱,凑够了元钱,到县城里买了一把吉他。随后,祁俊来到万州老师办的培训班,一边帮他做事,一边偷偷学习,就这样走上了音乐道路。 年,祁俊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深造,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 今年5月29日,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大赛第三片区赛在梁平区举行。祁俊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小社区,大家庭》经过激烈的角逐后,荣获二等奖。 “这个小品的题材来自于社区,体现了新时代社区那种和谐相处、与人为善的新风尚。”祁俊告诉记者。 年,祁俊成为了一名“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他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边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辅导培训、送文化进基层服务等活动,一边从社区、基层生活中搜集、寻找曲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创作出一批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的曲艺作品。 去年疫情期间,祁俊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居家隔离了1个多月。期间他也没有闲着,而是自学了快板、评书等曲艺种类。在那以后,祁俊创作了《红色开州赞》《唱唱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等十几篇快板作品,公开演出后广受好评,重庆电视台还专程找他录制节目。 传承传统曲艺,发扬传统文化 年10月29日,在祁俊的精心组织下,开州第一届“礼乐泱泱举子园”中老年葫芦丝户外活动在开州举子园成功举办。 “我们举办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民族乐器的传授、普及,让更多的学生认识葫芦丝、了解葫芦丝,让民族音乐一直传承下去,让大家能从葫芦丝中找到乐趣。”祁俊说。 众所周知,包括曲艺在内的传统文化,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断档、优秀人才缺乏、创新发展乏力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传统曲艺薪火相传呢?祁俊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番探索。 这些年来,祁俊做了大量传统曲艺的公益普及工作。他在位于老城老街的残疾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免费培训手鼓,让20多名拄着拐杖、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享受音乐的乐趣。他走进老年大学,教一群老年“学生”吹葫芦丝。他培训的学生,多次在由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中获奖。他拍摄曲艺类短视频,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祁俊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曲艺,把传统曲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