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
10月15日,在海拔公尺的云顶高原,演唱会场馆内的人群,如山似海。
看到底下的歌迷中,有不少华人面孔。
站在台上的年轻人,深吸口气,道出了开头的那句话。
这是发生在张艺兴「大航海II·未至之境」巡回演唱会马来西亚首站的一幕。
这次海外演出,他筹备已久。
演唱会上。
一首《炎黄子孙》炸裂开场,他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进程,向全世界宣告“太阳亮在东方”——
一段「霸王别姬」的京剧起首,他吹响手中的葫芦丝,以悠扬绵长的曲调结束《玉》的表演——
《玉》的歌名取自中国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场跨越年的隔世相见,他以《莲》再现霸王一问“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幕红绸烈火,一身腾龙东方。
粉丝们说,张艺兴让「中国风」响彻在了异国云顶。
有人为他感到骄傲...
也有人直言张艺兴这是把文化输出玩明白了...
但很快,评论区就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互联网上,一场火药味极浓的骂战悄然开启。
其实双方争议的核心并不复杂,即张艺兴海外唱响「中国风」,究竟是——
文化输出or出门丢人?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辩驳一二。
当然,也是时候借此契机,讲讲咱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了。
“我一定要带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
在诸多场合,张艺兴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
而纵观华语乐坛。
上一个喜欢把「中国风」挂在嘴边碎碎念的人。
叫周杰伦。
他曾说过,自己的每一张专辑,都要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
年的《娘子》,是周杰伦对中国风的初次尝试。
尽管就当时来说,这已经是极为显著的提升。
但西方RB的旋律,终究还是无法与我们仿古式歌曲歌词所规定的旋律,彻底相符合。
三年摸索。
周杰伦终于找到了解法。
他发现——
中华传统五声阶的转音方法,竟与西方的RB旋律有着难以置信的相似度。
由此,原来RB的设计风格被完美替代。
一首原形取自古琵琶曲的中国风歌曲,得以现世。
正是在《东风破》这首歌中,周杰伦选用中国古代律动的传统式五声阶,辅以琵琶和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的应用,为之后的「周氏中国风」打下了基调。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周杰伦对中国古代音律的潜心挖掘。
张艺兴,同样如此。
试问,谁能听出来《莲》到底用了哪样中国传统乐器?
古筝?抑或琵琶?
听闻《莲》的MV在YouTube上走红时,曾有外国博主好奇猜测,歌中铺垫的乐器,是不是日本筝?
如此猜测,甚是可笑,但更可气。
可笑的是,日本何时有过筝?
可气的却是,谁又乐意自己的民族乐器被拿去与别国沾边?
中国龙元素在《莲》的MV中无处不在
但气过之后,更多则是悲哀。
悲哀就连那个看不懂中文的外国人,都会在视频里刨根问底搞明白——
负责《莲/Lit》主歌和Hook和声演奏的,分别是琵琶和尺八,二者,皆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歌中的磅礴气势,则是由中国大鼓和梆子组合之后,加上“嗬”等各种喊杀的人声采样打造而成。
此外,在《莲》这张专辑的编曲上,张艺兴颇具实验性地将京剧、葫芦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化合成器相碰撞。
老实说,这是需要胆魄的。
或许还是会有人说,这又算哪门子的文化输出?
但「文化输出」,从来就不是一句高高在上的空谈,而是着眼于细微末节的层层晕染。
至少,在他的海外演唱会上,会有三两粉丝特意相约穿着汉服来看——
至少,他的作品还出现在国内外的大学课堂,被老师拿去当作教材案例讲给学生们听——
纽约大学课堂上
张艺兴的《莲》被教授列为亚洲文化反向欧美输出的教案
至少,张艺兴还有一颗想要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的初心。
「让华语音乐走向世界」
并不丢人。
丢人的是,当我们自己的文化日渐式微,却无一人为之发声。
记得在一次颁奖典礼上。
作为华流扛鼎之人的周董,被拍到罕见黑脸。
只因凭借一首《WaitWaitWait》,当红偶像蔡徐坤斩获了那晚的华语金曲奖。
一个华语乐坛的音乐奖项,却颁给了一首英文歌。
不免贻笑大方。
但在那个哈韩哈日极为严重的年代,这样的笑料,又岂会少了去?
否则,周董也不会在那句经典的口头禅前,再加一句——
「不要让韩流越来越嚣张。」
流行文化的暗自较劲儿,向来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
但似乎我们,已经输了太多。
想以前。
我们有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九色鹿》——
我们有为顾一城百姓安危,不惜悲愤自刎的《哪吒闹海》——
我们还有原型取自画家齐白石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小蝌蚪找妈妈》——
再看如今。
我们不惜花钱,也要去捡别人玩剩下的东西。
作为韩国上半年最卖座的电影,原版《阳光姐妹淘》口碑逆天,然而国内买来版权翻拍后,评分却直接砍半...
我泱泱华夏,何以至此?
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结晶,却正在被别人拿去肆无忌惮的挪用。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
在迪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