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施光南的一曲葫芦丝伴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令人对傣家竹楼心驰神往。西双版纳除了热带风光,最有特色的风景就是傣族竹楼,景洪朋友推荐我们去曼远村看一看。
曼远村在景洪市勐罕镇东北方,是一个只有80多户人家的傣族村寨。
穿过一片香蕉林,远远望见掩映在树丛中的傣族竹楼大屋顶。走进依山而建的寨子,如同置身在一座热带花果园。一幢幢竹楼周围,除了“标配”的凤尾竹,还簇拥着各种果树和花草。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果香,成熟的和正在生长的水果有木瓜、芒果、柚子、香蕉、杨桃、菠萝蜜、释迦果等。五彩缤纷的花朵像善解人意的精灵,仰着笑脸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竹楼屋檐底下也有景致,有的吊着花盆,有的挂着竹编器皿,有的系着植物种子。傣族妇女坐在竹楼下面切削刚采摘的菠萝,向她们买了两个尝鲜,味道好得不得了。
一幢竹楼旁边的空地上,身穿红衫的童子手腕戴着银镯,正在摆弄着汽车玩具。老榕树下,几位游客张开双臂测量着它的“腰围”……
曼远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一片野生芒果林,树龄在年至年之间,最粗的芒果树直径3.2米,最高的有80米,成为寨子里的一道风景。
经济作物有橡胶林、香蕉、菠萝和稻田,后山坡上大面积种植了“东试早柚”。“东试早柚”是西双版纳东风农场试验站在年培育的新品种,经过几十年不断嫁接、改良,成为当地名牌水果。这种柚子比普通柚子提前半个月上市,具有肉厚、水分足、口感好等优点,在西双版纳柚类评比中夺冠,被国家认定为名牌商标。
傣族竹楼被称为干栏式建筑,地面一层是支撑房屋的柱子,四面通透,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等,同时可以避免虫蛇野兽和洪水侵袭。楼上分为前廊、堂屋、卧室和晒台四个功能区,屋顶为歇山式,正脊较短,屋面坡度陡,屋檐低而深,好似戴了一顶大帽子。民间传说诸葛亮南征到云南时,傣族百姓向他请教怎么盖房子,诸葛亮在地上插了几根筷子,将自己的帽子放在上面,要他们照此原理施工,因此傣族竹楼大屋顶又被称为“孔明帽
傣族人邻里之间友爱互助,谁家有困难,大家伸援手。一家盖竹楼,全寨人都来帮忙。新楼落成时,乡亲们都来祝贺。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傣族村寨的传统,所以傣族竹楼没有房门,仅用木梯从地面通往楼上。
从前傣族竹楼完全采用竹子搭建,墙壁也是竹篾做的,屋顶则覆盖一层厚厚的稻草,只有封建领主、官衙和大户人家住的是木结构瓦顶竹楼。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寻常人家的竹楼告别了竹子和稻草,向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发展。曼远村已经看不到完全用竹子搭建的竹楼,竹楼有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两种类型,屋顶覆盖着薄土瓦,竹楼底层不再圈养牲口,而是用来存放农具和加工农产品,停放汽车,或拴上吊床、放置桌椅喝茶纳凉。
傣族竹楼虽然很有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但居住起来并不舒适,由于没有窗户,不通风,光线昏暗。而且一些竹楼已经老旧,影响着富裕起来的村民生活质量。看来,既要保护传统竹楼,又要提高村民居住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傣族人从小就受到父母和长辈“做好事不做坏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尊老敬老”的教育,因此抚幼敬老、夫妻和睦、友爱互助是傣族民风。傣族百姓信奉小乘佛教,“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经书是课本”,过去佛寺是傣族人受教育、学文化、习礼教的场所,要求出家人严守“五戒”和“十戒”。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适龄儿童都要进学校去接受正规教育,傣家人已经无须到佛寺学习了,但是还有很多傣族人坚守送孩子到佛寺当和尚的传统。
傣族人在送孩子进佛寺时,要在寨子里选一个有经济实力、德高望重之人做孩子的“波约”(干爹),负责操办孩子出家仪式和承担费用,做孩子成长的监护人。孩子皈依佛门5年可以还俗,成为傣族社会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孩子在未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也使干爹脸上有光。所以,在傣族村寨,能做孩子的“波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傣族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特征,女人当家,重女轻男。儿子嫁出去,女儿留下来养老。如果家里生的都是男孩,老人晚年生活只好靠寺庙的善款接济。
傣族的婚嫁习俗是女娶男,男方要准备嫁妆。已婚傣族妇女佩戴的银梳子、银腰带、银手镯都是男方送的嫁妆。妻子生男孩3天、生女孩7天后就要干活养家,丈夫则在家里“坐月子”,带孩子、料理家务。
旧社会,西双版纳傣族实行封建领主制度,傣族百姓作为农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0世纪20年代,作家艾芜在云南流浪时住过傣族竹楼。他在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描写那个时代的傣族人“尽是黑牙齿”,“傣族人的饭全是冷的,蕨叶和野菌煮成的汤,以及干笋是微温,一竹筒淡黄菜叶子汤,一小包用树叶包着的油炸知了,大家蹲在地上,用手做筷子”。年,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纪录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组织形式、封建剥削关系、宗教信仰活动、婚姻丧葬礼俗等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西双版纳进行民主改革,实现了从封建领主所有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洗礼,西双版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曼远村则是当下傣族人生活缩影。
在曼远村,让人流连忘返的不只是傣族风情,而是这里的民安物阜、祥和宁静。这个古朴自然的傣族村寨,展现出中国人理想中的自由自在、丰衣足食、祥和安乐的生活场景。
“西双版纳”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是“西双版纳”古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如果按照现在有点儿俗套的流行语,就是“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在哪里呢?在西双版纳曼远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