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正在播放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歌伴随着我成长,它不仅旋律优美、歌词让人激情澎湃和气势磅礴,更让像我这样生长在长江边、鄱阳湖东岸的江西鄱阳人倍感亲切。“…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难道不就是作者小时候的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吗?我的故乡鄱阳——中国湖城,一颗鄱阳湖东岸之硕大、璀璨的明珠,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弹指一挥间,我已离开故乡鄱阳近40年。鄱阳在这期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正像《我的祖国》歌词中所描绘的那样“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从年7月1日起,鄱阳成为了江西省试点省直管县。鄱阳至此高速发展,年,鄱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7.3%;财政总收入实现20.35亿元,增长1.6%。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鄱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鄱阳古称饶州,喻为“富饶之州”、“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鄱阳湖因鄱阳而得名,鄱阳因鄱阳湖而扬名——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此外还有个自然湖和人工湖,它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湖城。鄱阳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永福寺、牛头山等,还有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饶河戏、脱胎漆器等;此外,鄱阳还是历史上八大移民圣地之一,享有“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之称,有近万鄱阳人迁出。
鄱阳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作者的初、高中母校鄱阳一中在年就已经成为了江西省属重点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学校享有许多殊荣,比如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先进学校”等。
鄱阳不仅在教育事业上取得可喜的发展和成绩,文化事业也非常丰富和繁荣。多次举办“中华龙舟大赛”、多次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和在年曾举办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年5月10日中华龙舟大赛(江西鄱阳站)在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开赛,此次中华龙舟赛共设8站比赛,鄱阳是第三站。
古韵鄱阳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坐落在县城土井巷中段的永福寺塔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由当时的鄱阳王,萧恢(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弟)献出自宅而建成。永福寺塔由于建筑质量坚固、结构严谨,千年宝塔虽然历经从元朝至清朝末年的几百年间的八次地震(这期间在鄱阳境内曾发生过有记载的八次地震),尽管地震损毁了周边许多的房屋,但永福寺塔却没有一次因此而遭受破坏——俗称“千年不倒塔”。
此外,于年5月9日竣工的鄱阳楼则是现代鄱阳人设计和建造的一座以旅游观景为主要功能,集文化交流、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地标性景观建筑。它建于鄱阳镇芝山山顶原电视发射塔的旧址,在设计上则充分体现了鄱阳本土建筑的文化精髓。鄱阳楼由于位于鄱阳县城市核心地段、风景秀丽的芝山公园的芝山之巅,是城区建筑群制高点之一,被誉为“江南第四大名楼”。登上鄱阳楼,向西远眺鄱阳湖的壮阔波澜,向东近观鄱阳城的繁华街市。
鄱阳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这片红土地养育和熏陶了许多名人志士,饶州知州范仲淹、饶州刺史颜真卿、大词人姜夔、中华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东晋大将军陶侃、四洪(洪皓、洪适、洪遵、洪迈)、唐代爱国名臣张巡、南宋丞相江万里、革命先烈方志敏、原化工部部长彭涛、红十军杰出指挥员李新汉等。南宋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大词人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饶州知州,《江上渔者》五言绝句脍炙人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他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名言警句,一直是作者的励志座右铭!这些名人志士都为鄱阳的人文和民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也一直激励着勤劳、务实的鄱阳人民埋头苦干、奋发图强。
陶母湛氏(公元—年),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陶母墓位于鄱阳县城东,“陶母封鲊责侃”的轶事典故,时刻提醒着鄱阳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要从小处养成廉洁操守的职业准则。
鄱阳还有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饶河戏。它是鄱阳人(古称饶河人)在南戏和江西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和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形成了现今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饶河戏。饶河戏既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江西古腔遗韵保留最完整的戏曲,它是赣鄱大地的艺术瑰宝。作者在中学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去县赣剧团听饶河戏。
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也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脱胎漆器始于汉朝,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它作为一门民间工艺,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其纯手工制作的精密度和细腻度,不仅是历代艺人的心血和智慧结晶,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脱胎漆艺属传统工艺美术,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其漆器以造型新颖、漆面光泽明亮、制作精巧、内壁平滑而著称。县政府投入专款培养传人,力求此工艺能完整地保护起来。
鄱阳人杰地灵,至今仍然保留了木工、雕刻、刻印、打铁、竹器、乐器、裱画、纸扎、裁缝、绣品、酿酒、屠宰、饮食、理发等百十种传统手工业,历代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人。我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他的木工技艺也很精湛,家中的各式家具都是父亲亲手制作,父亲对葫芦丝、二胡、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都吹、拉得很熟练。
手机还在继续播放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我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我小时候生活、学习的情景,儿时的发小、中学同窗的容貌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我的故乡鄱阳,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不愧为是一颗鄱阳湖东岸之硕大、璀璨的明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