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葫芦人”的葫芦人生扈鲁教授与赵银刚先生照片中的两人,写生的是扈鲁先生,一位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观摩的是赵银刚先生,一名乡间村民,勤劳朴实、为人敦厚。是什么让两个毫无交集的人成为了至交好友,是什么让两人的友谊在岁月长河中愈久弥香?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几个故事探寻两人从相识、相知、相惜,到一路为葫芦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懈努力的精彩历程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葫芦点种器农耕文化:葫芦点种器——友谊的缘起年,赵银刚先生参观曲阜师范大学葫芦画社时,第一次走进了扈鲁教授的葫芦世界,在那里他欣赏了各类有关葫芦的器物,聆听了悠扬动人的葫芦丝音乐,观赏了写意葫芦画作,了解了葫芦的吉祥寓意,探究了葫芦文化的深刻内涵,但他发现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万千展品中唯独没有葫芦点种器。于是,赵银刚先生在第二次拜访扈鲁教授的时候,将自己从北京天桥民俗市场得到的一件长柄葫芦制作的播种器赠送给了他,因为他想让扈鲁教授去收藏它、研究它、宣传它,让更多的人通过葫芦点种器去探索中国的农耕文化,让更多的像自己一样的葫芦迷通过葫芦画社这个平台了解葫芦,喜爱葫芦。这件点种器将两位先生之间友情的种子播进了葫芦文化这一片沃土。火药葫芦射猎文化:火药葫芦——友谊的火花“我奶奶的娘家是世代猎户,以打野鸭子为生,打鸭子的枪比较大,有几十斤重,能在陆地和水船上使用,但必须装置用牛皮或真葫芦做的火药葫芦和铁沙子葫芦。奶奶把祖传几代的两个葫芦带到了我们家里,这两个葫芦既是我们的传家宝,更是传统射猎文化的重器,异常的珍贵与难得。”赵银刚先生回忆道。在一次与扈鲁教授普通的电话交流之后,因感于他对于葫芦文化之爱好异于常人的“痴”,对于葫芦文化之研究彪炳学界的“深”,对于葫芦文化之传播形成世界影响的“广”,同时也想为葫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赵银刚再次将自己心爱的宝贝——火药葫芦亲手交于扈鲁教授。酒葫芦酒文化:酒葫芦——友谊的甘醇“年得知一位老朋友张宝德先生在广西桂林做根雕生意,我知道那里有老酒葫芦,于是打电话询问,最终在一家茶馆老板收藏的几件葫芦中求得此物。”与赵先生聊到酒葫芦时,他激动的说到。“银刚对葫芦非常的热爱,对我所推动的葫芦文化研究也特别支持,不仅自己种有葫芦,还先后赠送给我了好几件珍贵的葫芦,不乏自己的心爱之物,与他相交,如饮一杯陈年美酒,甘醇、醉人。”普通的话语中蕴含着扈鲁教授对赵银刚先生深深的感激与真挚的情感。“一杯浊酒喜相逢”。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今有扈鲁先生与赵银刚先生“葫芦俩结友”。六堡茶叶葫芦器茶文化:广西六堡茶叶葫芦器——友谊的芳香谈及广西六堡茶叶葫芦器,赵银刚先生更是滔滔不绝:“年我代表鱼台县参加在台儿庄举办的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广西展区我有幸见到了几件装茶叶的老葫芦,与其初见便令人心动,在了解了它们的历史、价值与来历之后,通过多方努力,历经多次婉拒,最终用自己创作的一件参展绾结葫芦换得百年老物六堡茶叶葫芦器。”每每想到当时赵银刚先生谈及对收藏此葫芦的高兴和喜悦,便对他将此心爱之物赠送给扈鲁教授的行为有诸多不解。赵先生解释到:“扈鲁教授不仅是中国葫芦画派的创始人,还是葫芦收藏和葫芦文化研究方面的大家,他创办葫芦画社,筹建葫芦文化馆,编纂《葫芦文化丛书》,举办‘最葫芦·葫芦文化丝路行’全球巡展,为中国葫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出于对扈鲁教授的敬佩之情,赵银刚先生又一次将自己心爱的藏品——六堡茶叶葫芦器作为年山东兖州东方美术馆“扈鲁写意葫芦国画作品展”贺礼赠送给了扈鲁先生。如此看来,赵银刚先生丰富了扈鲁教授的藏品,全力助推他葫芦梦的实现。而扈鲁教授则为赵银刚先生打开了一扇自己从未想到的窗户,身体力行地助推他将种植葫芦的职业变为了奋斗终生的葫芦事业。近年来,扈鲁教授带着赵银刚先生先后赴曲阜国际慢城葫芦套,深入沂蒙山区,探访枣庄福禄园,邀请他参加与全日本爱瓢会会长时田勉先生的座谈活动,向各地推广他种植葫芦,特别是做绾结葫芦的成功经验。多次邀请高等院校和社会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赴赵银刚葫芦艺术园写生观摩交流,展示中华优秀葫芦种植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葫芦艺术,了解赵银刚先生的葫芦情怀。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两位先生的年龄在增长,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友谊始终如一,对葫芦、葫芦文化的初心始终未变。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