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图片 >> 正文 >> 正文

祝贺曲靖1地上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2/11/5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01-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关于01-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01-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01〕5号),经各省推荐、集中评审和现场抽查,确定了01-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现对拟命名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10月0日至6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联系()

电子邮箱:ggshmc

mct.gov.cn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

01年10月19日

其中

云南7地入选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彝族左脚舞)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葫芦丝)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

(“阿数瑟”歌舞)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书法)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

(纳西族“热美蹉”)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

(锅庄舞)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

(拉祜族摆舞)

什么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或某一特定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主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自年开展创建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项目。

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民俗文化祝贺云南这7地入选快来为他们加油点赞!

下面

跟随小编一起了解

云南这些民间文化艺术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彝族左脚舞)

图源:红火楚雄文旅资讯

“这方的山上长着歌谣,这方的水里淌着舞蹈,最美的舞是左脚舞,最美的歌是左脚调……”在著名歌唱家杨学进老师演唱的《左脚舞的故乡》这首歌中,左脚舞被称为最美的舞。

“左脚舞”是牟定县世居彝族的代表性舞种,用彝话来说叫做“咕遮”,又称跳脚、跳左脚,跳法主要以“倮倮颇”、“俚颇”两大支系为代表,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被誉为彝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当地流传着“会走路就会跳左脚舞,会说话就会唱左脚调”、“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的生动描绘。但凡彝家吉事礼仪、喜庆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人们便会自发地少则10多人,多则百人上千人,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聚集在睡房、村间、地头、庭院内、青棚中跳起欢快的左脚舞。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葫芦丝)

图源:掌上德宏

梁河是葫芦丝的发源地,有着“中国葫芦丝之乡”的美誉。“每一个葫芦丝音乐爱好者,都应到梁河走一走。”这是李春华、曹鹏举等葫芦丝著名大师们推介梁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葫芦丝是起源于梁河县的一种古老乐器,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有着独特的音色,吹出的曲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富有诗意,又带有舞蹈的韵律,在梁河的村村寨寨,都能听到葫芦丝悠扬婉转的乐声,《古歌》、《竹林深处》等葫芦丝经典名曲均创作于梁河。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

(“阿数瑟”歌舞)

千人阿数瑟表演李建军摄

阿数瑟主要流传于临沧市镇康县境内,源于云南少数民族的葫芦笙打歌。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来到滇西南镇康,驻守“罗细瑟”寨,诸葛亮让兵士夜间手持火把在楼台上围圈唱歌跳舞,并高喊着“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迷惑比自己兵力强大的敌军。

“阿数瑟”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融进了当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及农耕记忆,形成了与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相结合,套路丰富、形式多样,融歌、舞、乐为一体的群体性打歌。打歌时,多以问答式即兴演唱(民间俗称“作对子”),众人高声齐唱收尾压脚句“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这种一领众合的演唱方式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阿数瑟。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书法)

陆良素有“文献之邦”、“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境内出土的“爨龙颜碑”以其雄强茂美的书法艺术价值为历代书家所推崇。得益于此,研习书法艺术从古至今在陆良广为盛行,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书法创作队伍和研究者日益增多,形成了良好的书法学习、培训、创作、展览、交流的氛围。

《爨龙颜碑》书法雄强茂美,笔力遒劲,古拙典雅,康有为评其为“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神品第一”,形容其风格,“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清代书法家、文字学家杨守敬赞“绝用隶法,极其变化,虽亦兼折刀之笔,而温醇文雅,绝无寒气之态”。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

(纳西族“热美蹉”)

纳西族“热美蹉”是纳西族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的一种原始集体歌舞,流传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坝子东北的大东乡,包括玉龙雪山以东、金沙江以西的崇山峻岭和沿江小片河谷地带。“热美蹉”是纳西语的汉字记音,纳西族“热美蹉”的历史沿革无明确的文字记载,据和世文等人对丽江地区歌舞的对比研究,它与至今保留在金沙江河谷地带宁蒗一侧的“窝热热”十分相似。

纳西族“热美蹉”将诗、歌、舞浑然融为一体,完整成套,表演时男女混唱,集体舞蹈,不用任何道具,人数也无限制,参加者少则十余人,多则数百人。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火堆按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跳,舞蹈动作古朴自然,唱腔几近呼喊,但每位参与者必须在歌舞中和其他人节拍一致,达到和谐。“热美蹉”的舞蹈动作毫无装饰,音乐是发自胸喉的天籁之声,所以不可能准确记录以供学习,纳西人须从年幼时开始通过长辈的口传心授和长时期的实践参与习得热美蹉技巧,并在场景激发下即兴发挥。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

(锅庄舞)

毕芃摄

锅庄,在藏语中称为“郭卓”或“卓”,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德钦县的锅庄按风格分为“工卓”和“筛巴卓”。“筛巴卓”是指流传在德钦县金沙江沿岸地区的锅庄,其在奔子栏地区保存得最为完整,故在民间又称为奔子栏锅庄。奔子栏锅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舞步稳健豪放、庄重,时而缓慢平稳,时而热情激烈。

迪庆藏族锅庄的歌、舞、词都很丰富,唱词以三句为一段。凡遇喜庆佳节、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个通宵,表示欢庆和祈福。奔子栏锅庄表演形态端庄典雅,演唱委婉动听,修辞手法多样,加之华丽的盛装,因此赢得了广泛赞誉。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

(拉祜族摆舞)

摆舞,主要流行于普洱市澜沧县东朗、酒井、糯福、东回等乡镇,因这些地方接近傣族聚居区,受傣族文化影响较深,在舞蹈和伴奏乐器上吸收了傣族艺术的许多元素。

拉祜族摆舞是拉祜族女性自娱的民间传统舞蹈,由熟悉这一舞蹈的长者各执长鼓、芒、镲,边敲打边领跳,其余参加者依鼓声节奏和领舞者的动作翩翩起舞,人数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可围成一圈或几圈跳,也可列队跳,内容以表现拉祜族原始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欢乐情绪和模拟动物等为主。

拉祜族人民以摆舞来表达对神灵的感激和敬奉,对超脱自然束缚的理想境地的追求,庆贺丰收和祈望来年平安幸福,企盼人间平等、友善、团结。

云南网(ID:yunnancn)综合自文化和旅游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