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说孩子们给予我们的,是清澈,是美好,是希望。从来时学校里一人高的杂草丛生到现在满园的应季农作物盛势生长,内心的杂草也一点点剔除,也是自我的阅历与成熟,更是领悟与智慧,内心一点点丰盈,一次次欢喜。两位老师对山里孩子音乐梦想的道路的指引也从没有断过,他们在义教的路上渐修渐行。(图/文余平)
两位老师原本生活在大都市,有着光鲜的头衔,丰厚的收入,因缘遇见了这群孩子,为孩子义教音乐。他们从都市的繁华到山野的宁静,让贫瘠的物质丰富自己的内心,这种快乐只有真正心的放下才能体味,充满欢喜。(图/文余平)
在两间教室的中间,有一个简易的图书室,书籍都是爱心人士带来的,所谓的长凳就是两块砖头垫起一根长木,课间休息的孩子们三五坐在长凳上读书,另外一张长凳上两个小女孩共读一本喜爱的书。(图/文余平)
两位老师都觉得义教,是一种布施,也是一种责任,修行不拘形式,就是尽最大所能成全美好的一切。能与孩子一起学音乐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日子虽然普通,但却丰富了生活,磨砺了心志,平凡的岁月亦有感动。(图/文余平)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小声要求:“老师,能不能教我阿里郎,我好喜欢。”喜欢是兴趣的开始,老师不忍心说不,教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教学相长,如今的孩子是过去的自己,每一段旋律都是心中的风景,美不胜收。(图/文余平)
往往一个班是五复式的学习,一个教室里有学了三年的孩子,也有才刚刚来的,老师们分开对孩子们进行辅导,没有多余的地方,已经指点过的孩子很乖巧地提着乐器和曲谱站在楼道里练习。不管孩子们吹出怎样的音色,老师们给予更多的是鼓励,给他们继续探索的勇气。(图/文余平)
没有专业的教室和器材,但是这并不妨碍老师有专业的教学态度和素养。这位正在吹奏的陈老师,之前曾是合肥歌舞团的二胡、笛子演奏员兼乐团指挥,也是义务来这里教授音乐课。(图/文余平)
在这里,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的孩子知道了上滑音、下滑音、虚指颤音,知道长长的笛子和可爱的葫芦都是可以用来吹出好听的曲子,和远方的爸爸妈妈通电话的时候,他们也会吹奏一曲《美丽的地方》,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更是对潘老师的感谢。(图/文余平)
这两位站起来姐妹周末起得比平时上学还早,徒步三十多里山路,赶往花塘小学。一次大雨滂沱的清晨,当潘老师拉开门,门外大大的雨衣里裹着小小的女孩,怀里紧紧抱着葫芦丝,目光忐忑的小声问:“老师,还可以上课吗?”潘老师顿时眼泪倏然跌落,蹲下来搂紧孩子,坚定的说:“上!”窗外的大雨不算什么,孩子的心中已然是一片风和日丽。(图/文余平)
潘老师说这里的孩子在简陋的学校上着简单的语文和数学,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当她的葫芦丝和长笛响起的时候,美妙的音乐让孩子们的眼睛亮了,附近的孩子都寻音而来。于是每逢周末,悠扬的长笛,清脆的葫芦丝,大山里飘出了动人的音乐和欢快的旋律。(图/文余平)
在这个偏僻简陋的教室里里教孩子音乐课的叫潘美龄老师,今年53岁,做过多年的音乐老师,也会使用各种乐器。谈到最初结识这群孩子,源于三年前的干旱自己下山寻找水源来到此地,遇见一群留守的孩子,孩子们呆呆地望着她,空洞的眼睛满满的是寂寞和空虚。(图/文余平)
唯一看上去还算整齐统一的课桌是不久以前爱心人士从别处买来的;凳子高矮方圆不一,是村民们七拼八凑送来的;十几张桌子面前挤着二十几个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正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葫芦丝,这样的条件,比起刚开始,没有桌椅,只能站着上课,从无到有,孩子们和老师已经很满足了。(图/文余平)
在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张溪镇位于大历山北麓,这里有一所花塘小学。走进这个学校,一栋早已废弃的两层教学楼,危房颤颤,窄小的楼梯,水泥铺就,没有经过任何打磨,因为天晴的缘故,踩在上面就会粘起一脚灰尘。窗子的玻璃不全,糊上纸将就着;黑板露破洞显灰白,早已失去原有的本黑;泛黄的天花板,墙壁石灰脱落,时不时就会掉渣。(图/文余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