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聆听中国好声音!“华乐飘扶桑——颂今作品中日名家音乐会”本月22日晚将在东京火热上演!这是中国著名音乐家吴颂今继北京、上海、广州、江西、宁夏以及新加坡等六场音乐会成功举办之后,走向海外的第二站。
名家荟萃,中日两国演员同台献艺
日本,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球G20峰会不久前在大阪隆重举行。各国艺术家无不以在日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为荣。但是,中国作曲家在日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还鲜有所闻,这次的“颂今作品中日名家音乐会”登陆东瀛,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为亚洲(东京)国际艺术节的重点演出项目,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是中国旋律,声乐与民乐节目各占一半,歌唱与演奏交相辉映。颂今先生邀请了中日两国30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红歌星和小童星,同台演绎他的20余首经典佳作。
吴颂今是中国著名的一线词曲作家,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的歌曲雅俗共赏,广为流传,影响了中国老中青少幼五代人。近年来,他连续举办的系列作品音乐会。场场都是群星云集,反响热烈。可以说,颂今是近年来华人作曲家中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场次最多的佼佼者。
《茶山情歌》日语版,钱文江东京首唱
登台歌手,有近年来走红中国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傅春华,有“上海邓丽君”美誉的红歌星张小玲,还有民族女高音歌唱家谭明和陈雅萍。
值得一提的是,颂今先生将在本场音乐会推出《茶山情歌》的日语版《茶山の恋歌》,和《军中绿花》的日语版《遊子の涙》。这两首歌都是颂今的词曲代表作,在中国家喻户晓,KTV点唱率极高。为了让日本观众听懂歌词内容,他专门请日本俳句专家将歌词翻译成日语,分别由旅日著名华裔歌星钱文江、与近期在全日本“水立方”歌唱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王子淇首唱。
闻名中国的小蓓蕾组合与苏州昆曲娃娃们将载歌载舞,献演一组日本人熟悉的唐诗儿歌。
多彩民乐,堪比女子十二乐坊
作为第一位在日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中国作曲家,颂今先生深感荣耀,信心满满。策划期间得知日本听众特别喜爱中国民乐,女子十二乐坊曾经火爆日本,同时也为了消除歌词的语言障碍,便于日本听众欣赏,他便将一大半歌曲代表作改编成民族器乐曲,邀请中日两国众多优秀演奏家共同表演。其中包括中国电影乐团国宝级胡琴演奏家沈立良,他曾以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板胡独奏《猪八戒背媳妇》闻名遐迩。还有经常同日本音乐家喜多郎合作的旅日琵琶大师涂善祥,他将携手日本樱花室内乐团演奏颂今名曲《灞桥柳》。以及来自日本的古琴演奏家武井欲生、刚从美国归来的唢呐演奏家杜竹松,来自中国澳门的扬琴演奏家邹国庆,还有北京、天津、浙江的孙瑞鹏、郑文萍、樊璟、胡其旭、章璐等民乐精英。当二胡、笛子、古筝、琵琶、葫芦丝等中国乐器在东京舞台次第奏响,必将刮起一阵堪比女子十二乐坊的华夏音乐风!
吴颂今艺术简历
吴颂今,笔名颂今,国家一级词曲作家、资深音乐制作人。江西南昌人,年生于九江庐山脚下,在兰州、银川、成都度过童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年高中时期发表处女作,歌坛耕耘52载。创作出《军中绿花》《茶山情歌》《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情哥去南方》《灞桥柳》《你那里下雪了吗》《我的老班长》《井冈山下种南瓜》《拾稻穗的小姑娘》、《小手拍拍》《家族歌》等许多广为传唱的歌曲佳作。他的歌影响了中国老中青少幼五代人。
作为歌坛伯乐与造星高手,他打造出杨钰莹、陈思思、周亮、小曾、(澳门)黄伟麟、任妙音、小蓓蕾组合等众多红歌星弟子,引领着岭南甜歌、新民歌、军营民谣与儿童歌曲新潮流。
颂今曾任《心声歌刊》副主编、中国唱片公司高级音乐编审、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系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井冈山市荣誉市民。中国金唱片奖、中国流行音乐10年成就奖、广东流行音乐20年成就奖获得者。
年,为纪念他半个世纪的音乐生涯,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主办了《流今岁月50年-颂今作品群星演唱会》。随后,《岭南飞歌30年-颂今作品群星演唱会》《情系江西30年-颂今作品群星演唱会》《群英荟萃放歌经典-颂今声乐作品名家演唱会》《小蓓蕾与儿歌爷爷-颂今童歌会》又分别在他的工作居住地广州、老家江西南昌、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所在地上海、童年音乐启蒙地宁夏银川相继举办。今年春节前夕,颂今作品系列音乐会走出国门,荣耀登陆新加坡。六场演出,明星云集,盛况空前,获得巨大成功。
为了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为亚洲(东京)艺术节主场音乐会,《华乐飘扶桑——颂今作品中日名家音乐会》即将华丽绽放。这是颂今音乐会走向海外的第二站。作为首位在日本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中国作曲家,颂今先生深感荣耀。为破除语音隔阂,便于日本听众欣赏,他托专家将歌词翻译成日语,还改编成民族器乐曲,邀请中日两国众多优秀演奏家、歌唱家、红歌星,演唱演奏他的一批代表性经典曲目。浓郁的中华风韵与民族色彩,必将在美丽的东瀛刮起一阵音乐中国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