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潍坊1月9日讯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要学成这项“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精湛技艺离不开成年累月的练习和琢磨。在寿光洛城街道,就有一位不同寻常的“核雕达人”,说起他的不寻常,是因为他除了核雕刻得好之外,还是一名残疾人。
吴春堂在雕刻创作
吴春堂曾是一名车间工人,凭技术和力气赚钱的他曾是家里的顶梁柱。天有不测风云。年,吴春堂突然遭遇车祸,身上多处骨折,左腿伤势尤为严重。为了保住他的左腿,一家人坚持保守治疗。就这样,吴春堂先后做了5次手术,然而左腿还是没能保住。
就这样,手术之后,吴春堂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变化,从一名健康的中年男子,变成了失去左腿的残疾人。尽管安上了假肢,但他却再也没法重新拾起原来的手艺,收入远不能与之前相比。看着家庭收入日渐减少,而孩子正是上学用钱的时候,吴春堂的心情十分焦急。
孩提时的吴春堂(左一)
腿不行了,还有手!就这样,吴春堂思来想去,无意中与核雕结了缘。通过网络,他看到了核雕的视频,一下子被这小小的桃核所吸引。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就这样,吴春堂一边看关于核雕的视频,一边自学雕刻。一刀接一刀,一枚又一枚……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挫折之后,吴春堂终于步入了核雕的殿堂,而他对此也是乐此不疲。在学习期间,核雕成了他养伤期间的“止痛剂”。也许得益于从小喜欢画画的这个底子,不到一年的时间,吴春堂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那种欣喜冲动让他的生活一下子又有了方向。
既然核雕是我的兴趣,那能不能用来赚钱养家呢?这个想法出现在了吴春堂的脑海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吴春堂没有满足这种简单的模仿,他又开始研究里面的门道,刻刀的轻重,纹理的走向,构图的层次,每一个小的细节,吴春堂都要仔细研究几天几夜。刚开始,吴春堂雕刻的都是一些诸如神话人物、生肖和一些老物件等比较传统的核雕题材,为了找这些雕刻的灵感,他可是利用了一切可以参照的东西,从身边寻找创作的灵感。“有一次,为了雕刻一个竹篮,我就让媳妇专门给我买了一个篮子回来,我照着实物去雕琢。”吴春堂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当时就是一想到雕刻就废寝忘食,如果不雕刻完,可能连觉也睡不好。”
他一刀刀刻出来的核雕作品
随着雕刻水平的不断提高,吴春堂也开始向更高的雕刻技艺冲刺。在妻子和父亲的鼓励下,吴春堂瞄准了镂空雕刻,但是随之而来的失败也是成倍地增加。他给闪电新闻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雕刻葫芦丝,这么细的丝线,一旦崩了刀,整件作品就会作废,而作品一旦作废,他就感到十分心疼。就这样,失败第一次,尝试第二次……吴春堂终于练就了纯熟的镂空雕刻技法。
吴春堂与老父亲
就这样,吴春堂成了远近闻名的“核雕达人”。如今,他已经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之余他仍继续雕刻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事物,并将好的作品拿出去找他人代售。在核雕的技法上,吴春堂坚持手工雕刻。他说核雕如同人生,一刀一刀地雕琢,一丝一丝地体味,扎扎实实雕刻,老老实实做人。吴春堂再次“站”了起来,用他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