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葫芦丝 >> 葫芦丝介绍 >> 正文 >> 正文

桂林艺术体操的美丽往事人民资讯

来源:葫芦丝 时间:2023/2/21

「本文来源:桂林日报」

本版撰文记者韦莎妮娜   导读:8月6日-8日,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团体赛即将打响。   艺术体操,充分展现了女性的力量、技巧与美丽,被誉“地毯上的芭蕾”。在本次东京奥运会,年仅22岁的桂林籍运动员刘鑫挑起了队长的大梁,五朵“艺体金花”将向集体项目发起一波“美丽冲击”。   事实上,自年成立艺术体操队后,在三十余年的发展中,我市艺术体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桂林艺术体操曾一度牢牢占据全区领先地位。喝着漓江水长大的桂林妹子们,也在区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体操赛场上,熠熠发光。   可惜的是,由于艺术体操较为“冷门”,《桂林志·体育志》《广西通志·体育志》中只是寥寥数语带过。连日来,记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当年的教练、运动员,获取了一手史料,将我市艺术体操的故事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年,桂林第一支艺术体操队诞生   8月4日,中山南路某酒店,记者见到了邓筱荣。   尽管已到花甲之年,眼前的邓筱荣仍然身姿挺拔,举止优雅,依稀可见当年艺术体操选手的风采。   就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邓筱荣打开了话匣子。   年,邓筱荣从武汉体院体操专业毕业。那时候,全国有三大体育院校,武汉体院就是其中一所。由于体操人才稀有,邓筱荣毕业后回到桂林,分配到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负责体操专业的教学。   年8月9日,一纸文件,冥冥中改变了邓筱荣的一生。按照当年区体委下发的(88)号文件,为配合北京体院到广西挑选艺术体操运动员,我市着手成立第一支艺术体操队。招收本市出生在-年间的女性儿童。   当时的报名通知,经《桂林电视报》《桂林日报》及桂林电视台发出后,迅速吸引了人报名。   由于当时我市体操特别是艺术体操教练极其稀少,市体委便找到了邓筱荣的学校,希望借调她到市体操学校来担任艺术体操教练。   邓筱荣立即投入到了新岗位中。经过立定跳远、三面叉、跳绳、表演、协调舞蹈等初试、复试后,一批孩子被选中留了下来。   筛选的过程可以用“百里挑一”来形容。邓筱荣说,这些娃娃她是从头到尾,看了又看。按照体操的要求,孩子们必须符合身材匀称、体重较轻、四肢修长、腿、膝、肘关节直、骨盆窄、臀围小、臀肌薄、柔韧性好、软而有力等一系列标准,还要长得水灵漂亮。   11月8日,经过两轮集训,最后只有不到30个孩子留下,而她们也成为了我市第一支艺术体操队的队员。从那天起,邓筱荣便开启了“既当教练又当妈”的陪练模式。   “摸石头过河”一举拿回4块金牌   艺术体操是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年代,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批准,将艺术体操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我国的艺术体操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逐渐兴起。   《广西通志·体育志》中记载,年广西艺术体操队正式成立,此后经历了解散、重组。而当时14个地市中,只有柳州、桂林、南宁等少数地区开展了艺术体操业余训练和组队参赛,项目普及率低。   这样看来,我市的第一支艺术体操队还是非常与时俱进的。然而,这也给邓筱荣带来了苦恼。由于项目新,没什么经验可借鉴,相关的资料也是凤毛麟角。邓筱荣和另一位教练只得一边自己琢磨一边教孩子们。   好在孩子们也很争气。早晨6点,天刚擦亮,家长就送来集训,7点半下早操后,孩子们回学校上课。下午4点半下课后又继续来训练,一直到晚上8点钟才回家写作业。   邓筱荣说,那时候条件艰苦。训练场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很少,孩子们夏天每天都是一身汗。到了春天和冬天,桂林潮湿阴冷,一天往返好几趟,娃娃和家长们都无怨无悔。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让她铁了心,要带出一支有成绩的队伍。   于是,邓筱荣每天来得比谁都早,走得比谁都晚。孩子们基本上都是体操零基础,邓筱荣就一遍遍教,一遍遍示范,从基本功开始教起。如此投入,以至于自己的孩子都委屈得不行。邓筱荣说,女儿童年里对她的印象永远都是那个推门而出的背影。   艺术体操竞赛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个人项目竞赛中,又包含了绳、圈、球、棒、带5种器械竞赛。集体项目由5名运动员集体完成动作,包括持同种器械和不同器械,互相配合完成。   邓筱荣说,当时的艺术体操竞赛,有规定的一套动作,也有自己编排的动作。规定的动作人人都会,因此想出彩更难,需要零失误和更高的完成度。集体项目编排更是没有录像可借鉴,只能靠反复设计画面,反复抠动作,达到全员默契的呈现效果。有时候躺在床上,邓筱荣都会伸着两只手在空中比划,以求达到“天鹅般优美又有韧劲”,整齐划一的协调感和力量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市艺术体操队成立仅一年后,在年7月13-15日的全区业余艺术体操比赛中,我市艺术体操和技巧队一举斩获4枚金牌、2枚银牌。十一岁的陈燕虹第一次参加省(区)级的比赛,就以熟练舒展优美的姿态,拿下了女子乙组个人全能、绳操、圈操、球操四块金牌,徒手操银牌。十岁选手陈羽,获得女子乙组绳操银牌。   挂上沉甸甸奖牌的那一刻,教练邓筱荣比孩子们还高兴。   从此,桂林艺术体操开启了“高光时刻”。邓教练回忆说,年自治区第七届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中,桂林艺术体操运动员获圈操、绳操、绳操3枚金牌,个人全能等4枚银牌,棒操等项目3枚铜牌。“那时候我们桂林只要参赛,就会拿走大部分奖牌。算上全国、全区级的奖牌,桂林的艺术体操光是金牌就拿了差不多40块。此外我们还输送了大批人才到省队。由于桂林籍的运动员居多,连梧州、柳州的队员都跟着我们说起了桂林话。”邓教练回忆说。   “桂林小花”绽放奥运赛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年光阴。   年,邓筱荣因工作调动,告别了艺术体操教练的身份。   但艺术体操人拼搏、刻苦、坚守的良好品质,却传承了下来。更多的好苗子,像后浪一样,奔涌而出。一朵朵“漓江浪花”,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晶莹夺目的光彩。   年,一个小女孩在一次舞蹈大赛中被教练发掘,进入了市艺术体操队。这个小女孩,就是年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中国唯一参赛选手、艺术体操国际级运动健将李红杨。   李红杨,是喝着漓江水、看着象鼻山长大的桂林姑娘。5岁那年,她被莫慧兰的恩师赵园一眼相中,和全市挑选出来的60名孩子一起,被送到体操学校试训。   在试训的3个月中,赵园发觉小小的李红杨很有意思,不仅训练一天不落,还笑眯眯地越练越上头。试训结束后,赵园觉得李红杨身体柔韧性好,更适合练艺术体操,便将其推荐给了艺术体操教练。   正因教练慧眼识珠,及时为小红杨“改航道”,才有了日后李红杨的“一路开挂”:仅练习艺术体操两年,李红杨便包揽了省级比赛的五块金牌;9岁拿下少年组全国冠军;14岁入选国家队;16岁获全国锦标赛个人单项带操冠军,并代表中国赴多哈亚运会捧回了铜牌;17岁成为艺术体操国际级运动健将,与儿时心心念念的偶像卡巴耶娃同台竞技;18岁作为艺术体操个人全能中国唯一参赛选手参加年北京奥运会……   年8月,北京。这是我国第一次作为东道主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世界的目光,都对准了这一抹“中国红”。   在所有运动项目中,艺术体操个人全能的奥运会参赛资格只有一席。只有赛前两年在所有比赛中获得良好成绩并保持赛前前三个月优异竞赛状态的运动员,才能获得这张宝贵的“门票”。正值“当打之年”的李红杨,凭借两年内拿下全国四站全能冠军、20多枚单项金牌,以及首个闯入莫斯科世界杯分站赛决赛的中国运动员身份,最终如愿以偿,拿到了这个唯一参赛席位。   李红杨说,8岁时,自己在一篇《我的梦想与未来》中就写过,人生梦想之一就是能在18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因此每一场比赛、每一次训练都不遗余力。为了备战奥运会,李红杨将每一个环节都模拟为比赛场景,想象裁判在观看打分、感受观众在欢呼呐喊、一遍一遍地演练进场退场路线、一遍遍适应灯光、连上厕所都掐着秒表算时间,将所有行为习惯,都调整为“奥运时间”“赛场节奏”。   年,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参赛项目为绳操、圈操、棒操、带操四个项目。带操是李红杨的强项,教练为李红杨选择了民乐配乐葫芦丝,展现了云南傣族泼水节欢快的节庆情景。音乐一响起,李红杨眼眶有些湿润:“能在家门口,演绎中国风,真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   年8月21日,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资格赛比赛现场。李红杨作为唯一一个中国参赛选手,举着五星红旗出场,全场欢呼、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一次亮相奥运会如此高级别的赛事,李红杨脸上看不到一丝紧张,从容又自信。四套参赛动作,完美发挥,最终获第十三名。而这也是中国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史上第二佳绩。这个项目上,我国艺术体操健儿最好奥运成绩是年汉城奥运会庞琼、年伦敦奥运会邓森悦创下的第十一名。   江山代有人才出   奥运会、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   个人全能、绳操、圈操、球操、棒操、带操……   三十多年来,在国内国际大大小小的各种赛事、艺术体操赛场上的各项目中,总能看到桂林籍运动员灵动的身影。一枚枚奖牌,凝聚的是几代艺体人忘我奉献的汗水,是无数次摔倒、爬起、腾空、落地咬紧牙关的拼搏。   足尖步、华尔兹步、波尔卡步、手臂波浪、跨跳、鹿跳、体后屈跳、转体,背后是关节炎、小腿骨折、韧带撕裂、腰椎间盘突出和隔三差五打封闭的痛楚。   美的背后,尽是残酷。   如今,邓筱荣已经阔别训练场多年,但偶尔在日常交谈中,还会不自觉地冒出“小跳”这样的专业词汇;李红杨则在20岁正常退役年龄退役后,回大学深造,并赴欧洲攻读硕士。如今,她已经回国发展,管理着一家艺术体操俱乐部和一家国际画廊,为祖国花朵提供体育和美育的平台。   千禧年前出生的刘鑫,则在慧眼识珠的赵园教练的推荐发掘下,从最初那个瘦瘦小小的桂林女孩一路成长,叩响了东京奥运会的大门。   李红杨说,离开赛场十多年,如今一闭眼脑海中依然还能清晰地浮现出年自己参加奥运会四套成套动作。艺术体操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也注定与其羁绊一生。   华夏大国,小将上场。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登上艺术体操世界舞台,李红杨也期待着一个奇迹发生。“目前,还从来没有中国运动员突破奥运会个人全能项目第十名决赛关卡。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天。”   谨以此文,致敬每一位桂林艺术体操人,祝愿我市艺术体操前程更辉煌!   图①:邓筱荣教练正在训练艺术体操学员。(市体操学校供图)   图②:年自治区第七届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中,桂林艺术体操运动员获圈操、绳操、绳操3枚金牌,个人全能等4枚银牌,棒操等项目3枚铜牌。(市体操学校供图)   图③:图为桂林籍艺术体操选手李红杨在年奥运会个人全能项目赛场上。(李红杨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502.html